今天和一位高中同学一同去挑车,他说想买辆宝马X5,老家没有这款车,特意从老家坐高铁到我们这边来。之后我去接他,一起前往本地的一家宝马4S店。今天不是周末,没想到来看车的人却不少。我转了转发现,店里的宝马iX1当前价格已降到14万,还有一款2024款iX3540km领先型特价车,裸车价直接标为19.9万,着实让人吃惊。
我记得3月前后看时还是24万,这几个月相当于又降价了几万。要是当时买了,那不又成了吃亏的人。但我发现,店内虽然人多,可降价幅度这么大的新能源车反而没多少客户留意,这一现象也体现出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当下遇到的困境。
很多人不买,首先是技术代际差异与成本矛盾,大家觉得宝马iX3基于CLAR油改电平台打造,属于非专业电动车。尽管它配备宁德时代80kWh三元锂电池,能达到540km续航,而且宝马的续航一直是“反向缩水”——别家的可能动不动打8折甚至7折,而宝马的540km几乎能开到500km。另一个让人犹豫的地方是,我让销售算了一下费用。
虽然裸车价确实便宜,但这车必须在店内买保险,保费要一万多,还得办理贷款,贷款要收8800元的综合服务费,关键这五年贷款还有利息,不办贷款就拿不到这个裸车价。还是用着以前传统燃油车的老招数,难怪一直卖不动。像小鹏这些新能源品牌,保险可以自己去买,贷款收利息但没有服务费,甚至有些品牌还免2年利息。
即便和特斯拉ModelY相比,人家三电技术更好,还提供五年免息;更重要的是,iX3采用后置单电机布局,百公里加速6.8秒,而价格比它还低的小鹏G6,双电机四驱版已经做到3.9秒加速。在智能驾驶领域,iX3标配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虽有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但对比小鹏XNGP、华为ADS2.0等高阶智驾方案,功能更新速度明显滞后。车机系统方面,iDrive8.0虽支持CarPlay,但本土化应用生态远不如鸿蒙OS、蔚来NOMI等系统。
宝马的品牌光环在燃油车时代势不可挡,但电动化时代,消费者更关注三电技术等核心指标。调研显示,30万以上新能源车主中,62%将电池终身质保列为购车关键因素,而宝马仅提供8年/16万公里的电池质保。
不过客观地说,宝马iX3继承了宝马X3的底盘调校优势,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组合在麋鹿测试中取得78km/h的好成绩,转向精准度比ModelY高15%,开起来确实不错。
内饰采用Sensatec合成皮与Vernasca真皮拼接工艺,搭配11色氛围灯、16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座舱NVH表现比同级车型低3-5分贝。在钣金工艺上,其车身缝隙均匀度控制在0.3mm以内,远超国产品牌0.5mm的行业标准。
其实宝马若想在新能源市场挽回局面,需在三大领域发力:加快NeueKlasse平台落地,实现CTC电池底盘一体化、800V高压架构等核心技术突破;搭建本土化智能生态,与华为等企业深度合作,补上车机系统的短板;创新用户运营模式,推出电池终身质保、积分换电等权益,不强制在店内买保险,也不收贷款综合服务费,做到这些,销量想必会上升。
大家觉得如果宝马做到这些,会选择购买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