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

4月的汽车市场,小米的加入,为新能源领域带来了诸多生机,这并非随口乱说,有数据可作证明。4月第二周,和小米有关联的车企,销量变动都颇为显著,这表明小米确实发挥了鲶鱼效应,让市场变得活跃起来。

本次统计的是4月8日至4月14日的周销量,随着北京车展即将到来,后续车市的竞争,会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变为更为激烈的技术较量,这对车企的实力提出了更高标准,谁能表现最佳且坚持到最后,从榜单中就能找到答案。

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有驾

第一是比亚迪(50822台)

本周比亚迪依旧以绝对优势领先,车主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对于其他车企来说,为了不让自己的销量数字显得太过难看,常常会在榜单里把比亚迪排除在外,这样做能让自己更有面子。比亚迪本周销量上涨,依旧依靠此前发起的“油比电低”价格战。

近日比亚迪正式宣布了新车秦L,该车的突出之处在于第5代dm系统。正如前面所说,近期比亚迪可能会减轻价格战的力度,转而发起技术竞争。那么谁会第一个回应挑战,在此推测,大概率是吉利新一代雷神。

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有驾

第二仍是理想(7160台)

理想近期被唱衰的声音不小,但看销量的话,理想从未落后。与之相比,理想上周销量为5626台,上升趋势很明显。从车型结构来看,本周理想销量的主要来源还是L系三款车型以及理想MEGA。由于市场表现较好,理想不像小鹏、蔚来那样急于向低端市场转型。

理想的新车L6依然走高品质路线,与问界M7展开竞争,预计会在北京车展发布,价格可能在25万左右,和问界M7的价格非常接近。

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有驾

第三换成特斯拉(6212台)

特斯拉上周因为涨价,市场表现很差,问题在于,特斯拉过高估计了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如今的车市已不是两年前,特斯拉的车辆虽然领先,但不再能形成独占鳌头的局面。尽管排在第三,但对于特斯拉来说,这算不上一个好成绩。近期特斯拉陷入裁员传闻,裁员的目的无非是降低成本,这是应对销量下降的办法。至于如何提高销量,降低价格才是关键。

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有驾

第四是问界(4906台)

问界和上周相比,虽然名次下降了一位,但整体销量有小幅度上升。本周问界的主力车型还是M7,该车已成为中大型SUV的新典范,此外问界M9热度依旧很高,正处于产能提升阶段。

从后续来看,问界会看重新M5的销量情况,就目前而言,定位更低的M5价格却比M7还高,这让人难以理解。因此,本月发布的新M5预计会有一个合理的价格,这样一来,很有潜力冲击第二名。

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有驾

第五是零跑(3976台)

零跑就是前面提到的主打价格战的品牌,超高的性价比让其在价格竞争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尽管名气不大,却常常能默默卖出不少车。在北京车展上,头部车企会开始强调技术,这对知名度较低的零跑来说较为不利。因此,后续很有必要重视品牌形象的提升。此外,零跑比较看重出口业务,如今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澳大利亚和欧洲很受欢迎,所以零跑的发展潜力不可小看。

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有驾

其他车企的表现

再往后是极氪(2677台),和上周相比,销量与排名都有所下滑,和竞争车型相比,极氪007的后续发力稍显不足。蔚来(2529台)依旧表现平平。

第二波新能源排行公布,小米冲至第八,比亚迪断层领先-有驾

小米(2394台)势头强劲,和上周相比销量翻了一倍,而且小米SU7的锁单量已超过6万,只要产能跟上,很快就能冲进前五。

腾势、小鹏的排名有所下降,不过销量和上周相比都有小幅度增长,只是增长速度不如其他品牌。长安深蓝本周罕见地进入榜单,该品牌销量上升,显然是因为降价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