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深夜,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朋友圈表达了他的信念:“明天又到了公布月度交付量的日子,我相信零跑的两个成绩都会很亮眼——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产品力,用户不会买错!”
7月1日公布的官方数据印证了朱江明的话:零跑汽车2025年6月交付量达到48006台,同比大幅增长138%,刷新了其单月交付纪录。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台,稳居中国造车新势力品牌首位。
当市场仍在探讨新势力如何生存时,零跑汽车凭借扎实的产品口碑与亮眼的销量表现,在国外市场反向合资创新模式,改写中国车企出海路径,在国内市场则成为当前理性消费时代趋势下的代表性品牌。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6月30日发布朋友圈。
连续4个月登顶:理性消费的“零跑现象”
6月的销量跃升并非偶然。实际上,这是零跑汽车自2025年3月以来连续第4个月蝉联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其历史累计交付量也于6月18日突破80万台大关,百万辆里程碑近在眼前。
零跑汽车的全球化布局同样进展迅速。2025年前5个月,零跑汽车以超过17200台的出口量位居新势力出海首位;计入6月数据后,上半年出口领先地位已无悬念。在准入标准严苛的德国、英国等10个欧洲国家,零跑均取得了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的佳绩,且其海外销量的84%由欧洲本地消费者贡献。
2025年前5个月零跑汽车以超过17200台的出口量位居新势力出海首位。
当传统车企仍在为适应欧洲复杂的认证体系而努力时,零跑汽车凭借“中国技术+欧洲渠道”的模式打入欧洲市场。T03车型以每公里续航成本仅82欧元的优异表现,被德国媒体评价为“里程性价比冠军”。
当前,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由“价值理性”主导的新阶段。消费者对于过度配置的营销宣传日益谨慎,转而更加注重实际的用车体验与成本效益。零跑汽车恰恰凭借“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的战略,有效打破了用户对“高溢价电动车”的顾虑。
这场逆袭,印证了朱江明的观点:在用户用订单投票的时代,产品实力才是赢得市场的根本保证。
坚持长期主义的实践样本
零跑汽车的成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公司创立于2015年,其首款车型S01曾因设计争议年销量不足千台,一度被媒体称为“垫底新势力”。当同行纷纷追逐融资风口时,朱江明选择了看似更为艰难的道路:将占整车成本65%以上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核心三电系统到中央电子电气架构,零跑汽车坚持核心技术的全域自主研发,甚至包括雨刮车灯等细节也力求自给自足。这种对技术自主的执着追求,曾被视为效率不高且充满风险。
然而,在2022年行业遭遇严重芯片短缺危机时,其价值得以凸显——当众多车企因供应链断裂被迫减产时,零跑依靠自主研发的凌芯01芯片有效保障了产能的稳定性。
长期主义的另一重要体现,是对用户价值的极致关注。当增程式混动(EREV)市场普遍标榜200公里纯电续航时,零跑推出了纯电续航达300公里级的超级增程技术,以“多用电、少用油”的理念直击用户的续航焦虑痛点。其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本属于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的配置,零跑将其应用于20万元级别的产品中,在实现算力提升30%的同时,将线束长度减少了20%。
这种“技术普惠”的理念逐步重塑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零跑汽车于2023年实现毛利率转正,至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已攀升至14.9%。销量与盈利能力的同步稳健增长,有力回应了外界关于其“仅靠低价换取市场”的质疑。
如今,零跑的核心市场策略可以概括为“精准定位优势区间”,2026款C16车型的成功便是典型案例。当竞争对手集中布局竞争激烈的中大型SUV市场时,零跑敏锐地捕捉到20万元以内六座新能源SUV的市场空白——该区间仅有如eπ008等少数竞品,传统燃油车如传祺GS8难以构成实质性威胁。C16以全球首创的MPSUV(融合MPV与SUV特性)设计理念,结合了MPV的大空间与SUV的通过性,精准满足了多孩家庭的出行需求。上市后迅速创下“在20万元以内每售出10台六座SUV,其中7台是C16”的细分市场主导纪录。
2026款C16车型。
零跑汽车快速的技术迭代能力同样值得关注。新款C16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70余项升级:5座版本独创“电动一键大床模式”,2米纯平空间可瞬间转换为露营空间;6座版本新增第二排横向电动调节功能,显著提升了老人与儿童上下车的便利性;激光雷达、FSD(全场景智能驾驶)等高阶配置被下放至中配车型,而顶配车型价格仍严格控制在18万元以内。
这种“技术持续升级与价格严格把控”的组合策略,本质上是对大众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零跑深知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需要“产品组合式覆盖”,通过B系列轿车与C系列SUV构建完善的产品矩阵:6月开启预售的B01车型切入10万-15万元智能纯电轿车市场;7月即将上市的新款C11则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型SUV市场的地位。
B01车型6月已开启预售。
反向合资:改写车企出海规则
零跑汽车的全球化进程,始于一场颠覆传统的“轻资产革命”。2023年10月,全球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集团宣布以15亿欧元注资零跑汽车,此举引发行业震动——一家中国新势力车企被跨国巨头“反向入股”。
双方合资成立的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采用51%:49%的股比结构,由Stellantis主导海外市场的渠道建设与售后服务,零跑则专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这种分工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中国车企依赖“重资产建厂”的出海路径。
合资带来的效率优势立竿见影。零跑国际成立仅4个月,便在13个欧洲国家同步启动了C10与T03车型的交付。截至2025年6月,销售网络已覆盖24个国家,拥有超过600家网点。在零部件供应方面,依托斯特兰蒂斯在欧洲的140个物流中心,实现了“一日三配”的高效保障。
该合资模式更深层次的战略价值在于强大的本土化能力。斯特兰蒂斯的底盘工程团队直接参与C10车型的调校,使其更适应欧洲复杂的路况;其成熟的金融保险体系也被直接复用,有效解决了服务本地化的核心难题。
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正加速推动零跑产品的全球化进程。B系列首款全球车型B10计划今年第四季度登陆欧洲市场,未来3年零跑国际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车型。
零跑汽车“横扫”欧洲。
从累计交付80万辆迈向100万辆的征途上,零跑汽车的崛起深刻契合了汽车产业逻辑的演进趋势。当资本市场的狂热逐渐退潮,唯有对核心技术的深耕和对用户需求的敬畏,才能支撑企业穿越发展周期。
朱江明那句“用户不会买错”,既是对自身产品实力的自信宣言,也是对行业浮躁风气的深刻警示。在价格战频发、配置竞赛加剧的当下,零跑汽车以连续4个月的市场领先地位证明:理性消费时代的最终赢家,终将是那些甘坐冷板凳、潜心创造真正价值的企业。
文/林子 图/企业供图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