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账号恶意诋毁国产汽车被处置,对国产车的口碑只有负面影响

多个账号恶意诋毁国产汽车被处置,对国产车的口碑只有负面影响-有驾

最近又有“大眼哥说车”“高见观潮”“我是大彬同学”“易车榜”“王武松”等一批账号因恶意诋毁汽车企业被处置”按理说,这类事不难讲清楚:到底有没有造谣,法律说了算。但现实里,总有人喜欢一句“造谣!”把事定死,把法律当成摆设。这样搞,不仅让人心里不踏实,还容易把本来简单的问题越搞越复杂。

第一点,造不造谣,必须法律来定性。
互联网时代,谁都能发声,但一个账号说的话是不是不属实,是不是凭空捏造,是不是恶意攻击,这都得有证据、有程序、有判决,不能凭感觉。今天说他造谣就封,明天说你造谣是不是也要封?如果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定性标准,只靠平台一句“恶意诋毁”,既不服众,也不尊重法律。法律是用来解决争议的,不是用来当背景板的。

多个账号恶意诋毁国产汽车被处置,对国产车的口碑只有负面影响-有驾

第二点,好产品根本不怕人说。
老百姓买车不是瞎买,天天开在路上,油耗高不高,够不够安全,售后好不好,心里都有秤。一辆车要是真好,不怕别人说坏话;要是一辆车问题一堆,别人就算不说,用户也会说。很多人喜欢举例:苹果天天被骂贵、被骂不创新,人家销量照样疯狂;一些国产车被各种黑,照样爆卖——为什么?因为用户试过、用过、相信。真金不怕火炼,这是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是在网上讲某款国产车油耗高、续航虚、漆薄、异响,就被扣个帽子封号,这给老百姓的信号是什么?——国产车企不好惹,有人撑腰,说不得。这不是帮国产车,是坑国产车。因为消费者最怕不透明,最怕问题不能公开讨论。一旦形成“国产车有问题不能说”的印象,反倒让老百姓不敢买。你越是捂着,他们越是不放心。

多个账号恶意诋毁国产汽车被处置,对国产车的口碑只有负面影响-有驾

对国产车来说,真正的安全不是封住嘴,而是扛得住批评、耐得住质疑。
对平台来说,真正的公信力不是封谁谁就安静了,而是每一次处理都能拿出事实和法律依据。
对市场来说,真正的良性竞争不是靠“把反对声音关掉”,而是靠产品本身站得稳。

市场要自由的空间,企业要面对批评的勇气,平台要尊重法律的底线。

多个账号恶意诋毁国产汽车被处置,对国产车的口碑只有负面影响-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