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盒子”越野车这股劲儿,刮得忒猛。
早先寻思,玩这号车的,不是奔着雪域高原,就是在撂荒的路上撒欢。
结果呢?
现在满坑满谷都是,可十有八九,它们都在城里遛弯儿。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杀鸡用牛刀”?
近来,方程豹捣鼓出个新家伙,钛3,嚷嚷着是“都市穿梭+轻度撒野”。
价码也挺勾人,十三万多起步。
这价格一出,不少人就按捺不住了,摩拳擦掌想入。
横竖,谁不想捯饬点银子,也感受一把“诗和远方”的调调呢?
可话说回来,这“轻度撒野”到底是个啥门道?
别瞧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啥“iATS智能全地形识别系统”,“一键甩尾模式”,真要开着它去刨坑、啃石头,怕是还得掂量掂量。
要紧的是,它是承载式车身,不是硬派越野车那种梁式车身,骨子里就注定了它更擅长在平坦路面上耍酷。
这便扯出一个问题:咱们到底要啥样的越野车?
是真材实料的硬汉,还是绣花枕头一包糠?
有人嘟囔,现在置办“方盒子”的,压根儿就没盘算过真去越野。
他们瞅准的,就是那股子硬派做派,那份卓尔不群的赶脚。
说白了,就是图个扎眼,图个出挑。
活像买了把瑞士军刀,结果连啤酒盖都没撬开过几回。
这话,咂摸咂摸,倒也挺在理。
想来也是,眼下城市生活压力山大,谁不想冷不丁抽身而出,去郊外放浪形骸呢?
哪怕只是在公园边上靠边儿,拍张靓照发圈,也能餍足一下心底那点“野性”。
可症结在于,这种“假越野”的需求,真值当厂家铆足了劲儿去满足么?
掰着指头算算,为了迎合这茬儿,厂家又是鼓捣智能系统,又是加码无人机,恨不得把所有黑科技都塞进去。
闹到最后呢?
车是愈发金贵,愈发沉重,也愈发繁琐。
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家伙什,兴许就那么几样。
更要命的是,这种“伪越野”的腔调,会不会诳骗了消费者?
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淘换的是真正的越野车,进而做出些冒失的举动?
万一真出了岔子,谁来兜底?
按说,厂家自会辩解,我们不过是供给一种选项,买家自己要量力而行。
可市场营生的本性,就是无中生有,诱导消费。
厂家不能光想着捞钱,也得担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再扯扯配置推荐。
汽车之家荐的是中配的501KM 四驱智驾Max版,理由是“双电机四驱和天神之眼 C都配齐了”。
这话听着似乎没毛病,可细究起来,果真有必要为了“轻度撒野”去上四驱么?
要知道,四驱系统不仅增了自重,还添了油耗。
对于那些只是在城里代步的,这简直就是一种铺张。
更何况,现在不少城市SUV,也都有类似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砸更多的银子去买一台“伪越野”车,真能值回票价么?
说实话,厂家也门儿清,钛3的定位就是“弄潮儿的户外生活”。
它不是要你披荆斩棘,而是要让你在周末,能够开着它去郊外野餐,或者在海滩露营。
这种生活方式,固然无可厚非。
可问题是,这种生活方式,委实需要一台“方盒子”越野车么?
或许,一辆寻常的SUV,甚或一辆MPV,也能满足你的心愿。
要紧的是,你真搞清楚自己要啥了么?
所以说,买车这事,着实不能人云亦云。
得好好掂量自己的实际需求,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给晃点了。
毕竟,钱是自己的,路也是自己蹚的。
当我们一窝蜂地把越野和“自由”、“探险”画等号时,是否忽略了都市生活同样渴求个性与彰显?
方程豹钛3的粉墨登场,或许正是对这种需求的精准狙击。
它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具象。
可这种具象是否真能转化为实打实的价值,归根结底,还得看消费者的理性抉择。
正如开篇所言,看似南辕北辙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更深邃的社会诉求与消费心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