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1马力带动了全世界——奔驰一号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从此人类开始了对于新式交通工具的探索……187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利用四冲程循环原理制造成功了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高效动力成为了可能……1886年,卡尔本茨制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的专利被批准通过;至此,汽车改变了地球上人们的出行方式……
无论是早期的单缸三轮内燃机汽车还是如今的氢能源燃料电池车,汽车在改变了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在汽车130多年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太多太多的经典车型。它们当中有的是引领了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有的成为了众多家庭的首选,有的被载入了各种记录,有的可能是你我的梦想之车。它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当中,但仍然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静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跟随镜头,我们一起找寻博物馆中的那些经典车型,第一站——北京汽车博物馆。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位于南四环的北京汽车博物馆
汽车的诞生已经过去了130多年,无论什么事物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无数的质疑和革命性的意义,第一台汽车的出现也是如此。1844年,卡尔·本茨(Karl Benz)出生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年少时期的本茨就开始在学校里接受机械工程方面的教育。作为汽车的发明人,卡尔·本茨所开发的第一台固定式汽油机是一台单缸2冲程发动机,在1879年的元旦前夕首次成功运行。本茨在这台发动机上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所以他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他的梦想,创造出一辆由汽油发动机驱动的轻型汽车。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可乘坐两人的奔驰一号
本茨在1885年完成的这台两座车搭载了一台高速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并以水平的方式安装在了车后部特殊设计的底盘上。车辆采用了钢管框架、三个钢丝辐条的车轮和差速器等接近现代汽车的设计雏形;发动机的基本设计细节在当今的大多数内燃机上仍然可以找到:电子点火、水冷循环、带配重的曲轴等。化油器用于汽油和空气的混合,在化油器上方的燃油箱能够容纳4.5L的燃油,巨大的水平放置的飞轮是这台发动机最显著的外观特征,此外还拥有带水箱的冷却系统。这台车的百公里油耗约为10L,即使按照现如今的标准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当然发动机的效率不高,动力也很弱,不能按照今天的眼光去衡量了)。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奔驰一号的正面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俯瞰奔驰一号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后轮,而车辆上装配的制动系统使得这台车拥有比当时的马车制动更加迅速。车辆的发动需要大力转动后部的飞轮,同时打开座椅下方的点火开关并用手轮控制好进气。座位左侧的操纵杆可用于控制起动(将皮带从惰轮皮带轮移动到驱动皮带轮)、车速(向前操纵杆)和制动(向后操纵杆)。控制方向的是一个高高的手柄并连接齿条式转向器。总而言之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装备内燃机,能够自身驱动前进的车辆!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后置发动机
车辆的参数如下:
气缸数:1
排气量:58cu in(954cc)
缸径:90mm
冲程:150mm
发动机重量:约100kg
动力输出:0.9hp / 400rpm(0.67kW / 400rpm)
最高时速:10mph(16 km/h)
百公里油耗:约10L
轴距:1450mm
后轮距:1190mm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水平放置的单缸发动机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巨大的飞轮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底盘是由弯曲焊接的钢管制成的,并由后轮驱动,钢丝辐条车轮搭配实心橡胶轮胎。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座椅扶手和靠背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向位于柏林的德国帝国专利局递交了这台三轮汽车的专利申请,被授予的专利号码为37435。这份证明被视为“汽车”的出生证,而这一天也成为了人类利用交通工具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被确定为汽车的生日。这份超过百年的专利文件印证了卡尔本茨创新动力与创业精神,并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国际文献遗产登记册中,以此来记录这个移动社会的象征。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第37435号专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记忆”项目——大约100个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在1992年启动的这项计划目的是确保免费使用上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文件,包含了珍贵的书籍、手稿、乐谱和其他独特的物品、纪录片、电影和录音,以及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科技事件的文件,并保护文件遗产不被破坏和遗忘。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手柄式的方向盘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座椅下面的弹簧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方便上下车的踏板
专利的开头这样写着:此专利物的主要用于小型马车和小型船只的运转,例如1至4人的运输工作。驱动力由小型汽油发动机提供,其中的可燃气通过附属装置(化油器)从汽油中生成,发动机的气缸可以通过蒸发冷却系统来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奔驰一号专利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奔驰一号专利
这台车于1886年7月3日在曼海姆的林格大街上进行了首次公开驾驶,不过公众的反应却是惊恐大于好奇。考虑到19世纪末期的道路仍然被马车所主宰,世人的眼光也不难被理解了。不过它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却不是由卡尔本茨本人驾驶的。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公开展示
1888年8月5日,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本茨(Bertha Benz)带着他们的两个儿子15岁的欧根和13岁的理查德驾驶着改进后的3型汽车从曼海姆出发驶向了贝尔塔的娘家——普福尔茨海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长途旅行,单程距离长达106公里(66英里),用时12小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汽车的发明是可以投入实用的,贝尔塔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性驾驶员。有趣的是作为发明者的卡尔本茨却对此却事先并不知情,而她在路途中购买汽油的药房在历史上被列为第一个加油站。假如没有母子们的勇于挑战精神,卡尔本茨以及奔驰的历史恐怕还要被改写。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第一次长途行驶
卡尔本茨的第一个汽车发明只拥有区区不足1匹的马力,然而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开创了全新的概念,改变了所有人的出行方式和半径。当年奔驰一号的成本约为600马克(约合当时150美元)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说价格并不便宜。随后本茨制造了更多的车型,2号车型有1.1kW(1.5马力)的发动机,3号车型有1.5kW(2马力)的发动机,使车辆能够达到大约16km/h(10英里/小时)的最高速度。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改变世界的卡尔本茨夫妇
北京汽车博物馆所展示的这辆奔驰一号,是2003年经过奔驰公司授权所生产的仿制车,当时一共生产了300台,北京汽车博物馆所征集到的是第63台,编号为:063。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斜前方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地板擦的很亮,展车维护的很好
1马力带动全世界——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1):奔驰一号-有驾
第63号仿制车
尽管这是一台仿制品但仍然可以发动并正常行驶,2016年在汽车诞生130周年之际,还在博物馆内实现了启动行驶
注:文中除带水印图片外,其余部分图片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