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电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的推动,以及个人出行解决方案的多样化需求,叠加企业寻求新的增长点。一些传统的主机厂开始积极布局摩托车市场。
然而,摩托车市场的复杂性仍需车企长期投入。未来,谁能精准捕捉需求?谁能这场跨界竞赛中脱颖而出,下面就为大家盘一盘。
核心趋势驱动:
电动化浪潮:电动两轮车技术门槛相对四轮车较低,且市场增长迅速,为汽车厂商提供了快速切入的机会。
技术溢出效应:汽车在电池、电机、电控、ADAS、智能座舱、车联网等领域积累的技术,可以迁移应用到摩托车上。
出行生态完善:构建“四轮+两轮”的完整出行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不同场景需求(如城市通勤、短途接驳、休闲娱乐)。
品牌延伸与年轻化:摩托车文化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以帮助汽车品牌触及更年轻、更追求个性和自由感的消费群体。
市场潜力:全球摩托车市场,尤其是亚洲和新兴市场,规模巨大且稳定增长,电动化带来结构性机会。
★
主要入局的汽车主机厂盘点
01吉利汽车
入局方式与现状:
资本收购+独立运营: 2016年收购钱江摩托成为其控股股东。这是目前国内汽车主机厂涉足摩托车最深、最成功的案例。
多品牌战略: 旗下拥有:
QJMOTOR: 主攻中高端大排量燃油及电动摩托车,产品线丰富(街车、仿赛、巡航、ADV、踏板等),定位年轻、运动、科技,是核心增长点。
Benelli(贝纳利): 百年意大利品牌,主打欧系风格、大排量燃油车,强调性能与情
怀。
KEEWAY:旗下全球化大众品牌,主打高性价比通勤与轻型摩托车。
优势:
成熟的制造与供应链: 钱江拥有强大的摩托车研发、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丰富的产品线与品牌矩阵: 覆盖从入门到高端、从燃油到电动、从街车到巡航的广泛需求。
渠道优势: 钱江庞大的国内经销商网络可直接利用。
吉利集团资源支持: 资金、技术(尤其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管理经验等。
劣势:
品牌形象与溢价:相比本田、雅马哈等国际巨头,品牌沉淀和溢价能力仍有差距;Benelli的品牌复兴需要持续投入。
02长城汽车
入局方式与现状:
内部孵化独立品牌: 2024年正式发布旗下摩托车品牌“灵魂科技”。不走收购路线,选择自主研发。
定位高端豪华: 明确瞄准高端豪华旅行摩托车市场,首款车型将是水平对置八缸发动机的大型巡航车。
技术驱动: 强调将汽车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如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融入摩托车。
优势:
强大的研发投入与汽车技术反哺: 长城在燃油发动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有深厚积累,可应用于高端摩托。
差异化定位: 直接切入高端豪华细分市场,避开主流竞争红海,塑造独特品牌形象。
集团资源支持: 资金实力雄厚,研发投入有保障。
劣势:
从零开始: 缺乏摩托车领域的研发、制造、渠道经验积累,一切需从头搭建。
产品落地周期长: 高端大排量车型研发周期长,量产上市时间和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渠道建设: 需要建立全新的、匹配高端定位的销售和服务渠道。
市场容量: 超高端豪华旅行摩托车在国内仍属小众市场。
03比亚迪
入局方式与现状:
内部孵化(传闻/推测): 比亚迪进军摩托车的消息多次传出,但目前其高管否定了这种说法。
聚焦电动化: 几乎可以肯定其摩托车业务将聚焦电动领域,利用其强大的“三电”核心优势。
定位推测: 可能覆盖主流电动踏板车和高端性能电摩。
潜在优势:
无与伦比的“三电”技术: 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全球领先,成本控制能力极强。
强大的供应链垂直整合: 在电动化核心部件上自给自足,成本和质量优势巨大。
品牌影响力与资金实力: 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导者,品牌号召力强,资金充沛。
潜在挑战:
摩托车领域经验空白: 缺乏两轮车辆的工程设计、底盘调校、人机工学等核心经验。
渠道建设: 需要建立摩托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用户认知: 如何让用户接受“汽车品牌”的摩托车,尤其是在玩乐属性强的领域。

当“造车基因”遭遇“骑行文化”,这场跨界融合能否催生新物种?市场将给出最终答案。对于车企跨界摩托车领域的机遇与挑战,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2025年9月19日-22日 重庆国博中心
2025中国摩博会即将如约而至
展品将覆盖整个两轮车产业链
代表中国摩托车行业最优秀的制造能力
一场期待已久的全球盛会 即将拉开帷幕
全球摩友们敬请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