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车主正用15.6英寸旋转大屏刷短视频,特斯拉用户在停车间隙玩一把《赛博朋克2077》,新国标一纸文件让所有车载娱乐瞬间黑屏。《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车速超过10km/h时,驾驶室前部显示装置必须关闭娱乐影像和游戏功能。这意味着车机大屏可能沦为导航专用屏,车企精心打造的“第三生活空间”概念遭遇当头一棒。
这项规定直接瞄准了驾驶分心隐患。测试数据显示,驾驶员视线离开路面2秒,时速60公里时车辆已盲开33米。但争议在于10km/h的触发阈值——相当于小区挪车速度,等红灯时车主连音乐MV都无法观看。实测主流车型发现,理想L9的“副驾娱乐屏”因不在驾驶员视线范围暂不受限,但问界M7的HUD抬头显示若播放视频将直接触发系统警告。更棘手的是,新规覆盖所有前部显示装置,包括AR-HUD这类融合路况信息的创新配置。
车企的应对策略已初现端倪。部分品牌开始研发“乘客模式”,通过车内摄像头识别驾驶员视线自动锁闭娱乐功能;沃尔沃等厂商则加速推进“分屏技术”,将导航信息与娱乐内容物理隔离。但最彻底的解决方案或是HUD全面替代中控屏,宝马最新iDrive系统已实现将微信、爱奇艺等应用投射至前风挡。这种“视觉不脱路”的设计,或许能成为合规与用户体验的最大公约数。
网友对此呈现两极分化。支持派翻出美国NHTSA数据:全美20%交通事故与车载设备操作相关,欧盟更早将行车中视频禁令写入法规;反对派则吐槽“堵车时连相声都不能听”,认为政策“一刀切”忽视了低速场景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日本2023年修订的《道路运输车辆法》采取分级管理:30km/h以下允许短暂操作,这种弹性模式或许值得借鉴。
新国标背后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安全悖论:当车机系统越来越像智能手机,驾驶安全红线必须越划越清晰。就像当年安全带提醒功能从警告音升级到强制锁止,这次对娱乐功能的硬性切断,实则是为L2级辅助驾驶普及铺路——毕竟当系统随时可能将控制权交还人类,驾驶员的注意力容不得半点分散。至于那些花哨的大屏,或许会像燃油车的转速表一样,最终沦为时代过渡期的纪念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