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安徽首款中大型SUV——众08正式申报。
我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咱们都知道,大众一过德系务实这套套路,最近开始往要会玩儿这条道儿挪,尤其是在电动车这块。这个众08,车长快五米了,算中大型SUV里挺长的那种。光靠尺寸就能看出,要想在市场站稳脚跟,不能一味追求看起来大,更得真材实料。
刚出来的配置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800V超快充。算不上新鲜事,但结合它支持5分钟充300公里续航,放在眼前,挺让人震惊。怎么做的?我估计他们用的是最新的高压技术,大家都懂,电压越高,充电速率就越快。这就像你家水管,水量大了,冲得快。可电池的耐热和安全也是个大问题。要保证快充不炸锅,得在电池管理上下点功夫。
对比同价位的电车,比如特斯拉Model 3或 Model Y的快充速率,大致也就充个70-80千瓦,5分钟充个百公里,是真的很难实现。
它还装配了双腔空气悬架,这玩意儿我也没多研究,但见过的人都说能大大提升乘坐舒适感。尤其是路况差的时候,悬架调节能让系统更加稳,这意味着车内噪音少了,起伏不那么明显。对我来说,这就是让长途不累的小秘诀。
我记得我朋友说过,买车除了动力,舒适感最无价。这次众08用悬架制度,显然是想抢占这块。至于底盘调校,可能偏向舒适,毕竟是中大型SUV,用户期待的是旅途中的稳和安。
说到驾驶辅助,搭载L2++级别的智能辅助,怎么说呢?我对这玩意不抱太大幻想。实际上,试点的几次自动辅助几乎都得注意,不能完全解放双手。别以为自动驾驶就是真的能全靠它干活。人还是得盯着,比如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朋友开车时说:你别太信那个,关键还是要人多用心。
没错,辅助系统能减轻一些驾驶疲劳,特别在高速跑长途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自动辅助就是靠它开,其实还差很多步,距离真正的智能驾驶还很远。
我还要提一点,就是轴距和车宽。车长虽近五米,但宽度是,没有正式公布,但我估计至少1.9米,考虑到车门宽敞、人行线段宽度,再高点也算合理。这样一来,后排坐得舒服,头部空间充足。对比细看,像广汽传祺GS8、奔驰GLB,区别不大,但众08就打出更科技牌了。毕竟,消费者眼下追求的,不单是能坐五个人那么简单,还要看着顺眼。
这车的续航超过700公里,得归功于800V平台支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听说是采用了新一代的电池包设计,能量密度提高,放进去的电池多了,车跑得更远。猜测电池包内部排列也做了优化,减轻了车体重量,但这也要看用的电池芯片。
刚才翻了下笔记,顾客向销售问:充满电能跑多远?销售说:根据工况,满电70多度,续航能到700公里。其实我觉得,这是建立在理想状态,实际数据可能会更低,尤其在冬天或空调打开的时候。
订单的提速也挺快。没细想过,市面上同级新车,基本都在集成快充,众08直接拉到高端配置,显然也是要在这块抢占市场。价格我猜也不会低于30万,要引起注意,还得看它的实际操控体验,尤其是操控感觉大不一样。大块头挂弯,底盘调校好坏一目了然。
在技术背后,是研发团队的心思,就像做家常饭一样,调料拿捏好,才能够味。我猜他们在供应链上花了不少额外功夫,毕竟电池、芯片、悬架这些,国产进口不一样,卡脖子的问题尤其敏感。
瞅着这个车,我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这次大众推出的这个众08,是不是用来回应特斯拉的?毕竟,两者在设计理念、市场定位上,都盯着有面子、够续航的目标。
或者说,五年前那种以德第一的造车思想,可能要逐渐被这种强调科技感、长续航取代。反正我觉得,市场已经在变。
说不定我也会对它的实际表现感兴趣。保值率、百公里成本、售后体验。都还得趁着新闻热度,慢慢摸索。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不太敢说绝对看好,但直觉告诉我,未来几个月,关于它的讨论不会少。不知道你有没有更靠谱的小道消息?如果这车真能如报道中那样,充电5分钟续300公里,也许我会考虑换车,或者反正也得密切关注。
我觉得,真正能决定它成功的,还是那些细节。就像那次修车工人说:车是个细节活,少了个螺丝,整车都不能稳。
你觉得,大众的这个众08会成吗?还是只是一场漂亮泡沫?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