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出海再布局,匈牙利工厂投产海鸥,欧洲战略有何深意

比亚迪要在匈牙利建厂生产海鸥电动车了,还说要让欧洲人把它当成本土品牌。这事儿听着挺提气,可仔细咂摸咂摸,怎么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中国制造走出去是好事,可为啥非得装成"欧洲品牌"?难道中国品牌就这么拿不出手吗?这些年我们总在喊"中国制造"要升级成"中国创造",可一到真章上,还是习惯性地往别人身上贴金。这就像个暴发户,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身名牌把自己包装起来,骨子里还是透着不自信。

看看人家德国车、日本车,哪个不是大大方方标着自己的出身?大众就是德国车,丰田就是日本车,人家靠的是实打实的产品力,不是靠遮遮掩掩的产地营销。反观我们,总在品牌定位上耍小聪明,一会儿"源自德国",一会儿"意大利设计",现在又要让欧洲人把比亚迪当成本土品牌。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短期可能有效,长远来看只会让中国品牌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更可笑的是,比亚迪一边在匈牙利建厂,一边明确表示不考虑英国。理由是什么?因为英国脱欧后"局势看不懂"。这话说得够直白,也够讽刺。商业就是商业,别整那些虚的。我们总批评西方搞贸易保护,可自己呢?不也是挑肥拣瘦,哪里政策好就往哪钻?这种功利主义的投资策略,跟那些被我们痛骂的跨国资本有什么区别?

比亚迪出海再布局,匈牙利工厂投产海鸥,欧洲战略有何深意-有驾

说到就业,比亚迪倒是很会打"创造数千个工作岗位"这张牌。可问题是,这些工作岗位是用什么换来的?匈牙利政府给了多少补贴?税收优惠?这些细节从来不会出现在新闻通稿里。我们总说西方企业来中国是看中廉价劳动力,现在中国车企走出去,不也是奔着人家的政策红利去的?这出戏码,怎么看怎么眼熟。

最让人担忧的是电池供应问题。比亚迪对此讳莫如深,这很不正常。电动车最核心的就是电池,如果连这个都要遮遮掩掩,要么是技术还不够硬,要么就是供应链有问题。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我们的"弯道超车"可能没有宣传的那么顺利。

中国制造要真正赢得尊重,靠的不是这种小聪明。与其费尽心思让欧洲人把海鸥当成本土品牌,不如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让欧洲人心甘情愿为"中国制造"买单。品牌自信不是装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什么时候我们能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中国车",那才是真正的崛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