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耀8首发引发关注,情怀营销能否打破汽车行业疲态?

银河耀8上市,这波操作,请来俩大咖,扯着嗓子吼了两嗓子,像给略显疲态的汽车圈来了剂猛药。

你说这一下子,它提振了啥?

直接说提振销量?

银河耀8首发引发关注,情怀营销能否打破汽车行业疲态?-有驾

现在盖棺定论为时过早,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说提升品牌格调?

或许吧,毕竟金志文和李克勤,自带吸睛体质。

但更耐人寻味的,是这背后反映出的汽车圈,乃至整个消费风向标,那种微妙的心理暗涌。

如今的汽车圈,卷得简直要“地核穿透”了。

新车就像下饺子似的,一茬接一茬,配置恨不得把科幻电影里的玩意儿都给你搬上来,价格也是“卷生卷死”,一个比一个狠。

咱消费者呢?

银河耀8首发引发关注,情怀营销能否打破汽车行业疲态?-有驾

看得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症都复发了。

你以为咱们捡了个大便宜?

未必!

选项太多,反而容易“迷瞪”,不知道自己心头好是哪个。

这时候,一场发布会,不跟你硬刚参数,不跟你死磕配置表,反而跟你叨叨情怀,唠嗑梦想,是不是有点“不按套路出牌”?

但这“剑走偏锋”背后,可能藏着厂家的“小九九”。

琢磨琢磨,现在买车的主儿,真的是只看重“代步”这单一功能吗?

银河耀8首发引发关注,情怀营销能否打破汽车行业疲态?-有驾

当然不是。

汽车早就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它已经进化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具象化,一种身份的标签,甚至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所以,车企开始挖空心思,怎么把车这玩意儿,卖出“文化范儿”,卖出“人情味儿”。

就像银河耀8这次,歌声一响,情怀到位,瞄准的受众——Z世代,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是不是就被撩拨起来了?

比起那些冷冰冰的参数,这种“情绪价值”显然更具杀伤力。

毕竟,谁还没个“后浪奔涌”,谁还没个“诗与远方”的梦?

当然,肯定有人撇撇嘴,觉得这纯粹是营销的障眼法,是换个姿势“薅羊毛”。

银河耀8首发引发关注,情怀营销能否打破汽车行业疲态?-有驾

整这些花狸狐哨的,不如实打实降点价,更接地气。

这观点也没毛病,毕竟对一部分消费者来说,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但关键点在于,当所有厂家都在价格战里“刺刀见红”的时候,谁能笑到最后?

到最后,可能就是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而另辟蹊径,从情感层面“破局”,或许能蹚出一条新路子。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现在汽车行业的窘境了。

产能过剩,需求趋缓,内卷白热化……哪个词拎出来都够让人挠头的。

银河耀8首发引发关注,情怀营销能否打破汽车行业疲态?-有驾

汽车不再是紧俏货,反而成了甜蜜的负担。

环保压力、交通梗阻、停车难题……桩桩件件,都让人对“轮子上的社会”产生审视。

那么,汽车的终极意义究竟是啥?

仅仅是便捷出行吗?

还是承载着更深层次的人文底蕴和社会担当?

这恐怕是所有车企都该扪心自问的。

吉利银河耀8的发布会,至少让人窥见了这种思考的端倪。

银河耀8首发引发关注,情怀营销能否打破汽车行业疲态?-有驾

它不只是在兜售汽车,更是在贩卖一种生活格调,一种对未来图景的期许。

这当然不可能药到病除,但起码是一种积极的信号释放。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汽车行业,甚至整个消费大盘,都需要更多这种“仪式感”。

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空中楼阁式的仪式感,而是真正能直击灵魂,引发共情共鸣的仪式感。

我们已经告别了那个“能用就行”的年代,现在更在意的是“够不够好”、“合不合拍”。

而这种“好”和“合拍”,往往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更体现在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取向。

所以,银河耀8上市,它到底提振了啥?

或许不仅仅是冰冷的销量数字和虚无缥缈的品牌溢价,更提振了人们对汽车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也提醒着所有车企,别光顾着盯着眼前的“一地鸡毛”,不妨抬头看看头顶那片璀璨的“银河”,那里或许蕴藏着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我们消费者,也别只顾着看热闹,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别被那些五迷三道的营销套路给晃花了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