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

近日召开的5月新闻发布会,高层表示将从四方面发力整治内卷式竞争,这一政策升级也标志着中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的转折点。具体到汽车行业而言,早在政策层面打响反内卷之战之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便早已成为这场战役的“预言者”。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作为深耕汽车产业数十年之久的汽车人,他曾多次公开批判行业恶性竞争,并直言:“只要行业能健康发展,我不怕挨骂。当价格战成为生存法则,企业将沦为短视的囚徒,而用户终将成为牺牲品。”在此背景之下,我们也将从政策解读、行业走势、用户权益、企业发展以及企业家精神等维度出发,剖析这场关乎中国汽车产业命运的深层博弈。

从市场失序到体系重构反内卷迫在眉睫

事实上,这并非高层首度表示要针对各产业内卷乱象进行整治,从7月政治局会议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近日的高层表态,“内卷式竞争”已定为系统整治对象。针对内卷乱象,高层表示要针对内卷式竞争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升级。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在《一品汽车》看来,高层提出的“综合整治”并非简单的行政干预,而是试图构建“市场规则+行业自律+政策引导”的三维治理体系。

据公开资料显示,某光伏企业0.68元/W的最低成本线被突破后,全行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怪圈。同样的乱象也在汽车产业中有着频发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4.3%,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30家上市车企总利润仅为丰田的1/3。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回首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成为业内聚焦的热点话题。从单方面的产品钜惠,到部分车企提出的动辄降价十余万的口号,内卷带来的价格竞争,正裹挟整个汽车产业陷入困局之中。

在此背景之下,《一品汽车》看到,新势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盈利模式不可持续陷入接连倒闭风潮。传统车企之间围绕配置、价格、促销强度的过度竞争,也造成了终端信任危机,渠道生态承压,经销商退网、供应商维权等事件频发。更有品牌盲目技术跟风技术量产,着实缺乏对造车的敬畏之心。

面对行业的过度内卷竞争之势,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指出,电动车健康发展不应被资本过度裹挟,降价十万如何能保证质量?行业面临过度依赖低价抢市、补贴换量的增长模式、无底线价格战导致企业亏损品质下滑、售后体系崩塌以及降价式内卷,最终将破坏用户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信任,产生多重“失衡问题”。

此外,魏建军曾公开表示:“这种无底线的降价,(大家)都不盈利。企业不盈利,哪有走得远的。”他同时提出警示:“已经倒闭的那些品牌,二手车跟废铁价一样。新能源补贴应服务于行业健康发展,0公里二手车乱象破坏市场规则。汽车这个产业的恶性竞争后遗症,未来还得有六七年的时间(去治愈)。”

在《一品汽车》看来,内卷竞争直接导致汽车产业陷入价格战、营销战以及口水战的乱象,当价格成为唯一的竞争语言,创新的声音终将被淹没。对于车企而言,勇于对内卷说不,进而逃离红海并不是怯懦,而是对商业本质的回归。

拒绝消费用户反内卷要打响价值革命

在这个万物以流量为主的当下,车企的内卷式竞争同样体现在流量竞赛之上。而在流量为王阶段,过度的营销与一味的价格战乱象,也在直接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从部分品牌因财务问题陷入造假风波,到科技新贵“过度营销”造型设计,新势力车企云端服务终止导致车辆功能失效,残值率暴跌92%,再到深圳新能源僵尸车堆积,暴露出“买车=买负债”的新风险。种种话题进一步揭示了,价格战摧毁的不仅是利润,更是用户对“中国制造”的信任根基的真相。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在这一方面,魏建军也多次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对用户不能过度宣传,财务造假者不应该出现在牌桌之上,必须倒下。而针对车企频繁降价背刺新老用户的行为,魏建军则直言,中国汽车不能靠价格战前行,无底线降价或毁灭整个汽车行业。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任何一个消费领域中,用户权益的底线,就是产业文明的基线。当一辆车因企业倒闭沦为电子垃圾时,伤害的不仅是个体消费者,更是整个民族工业的尊严。在这样内卷化竞争的大环境下,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魏建军用实际行动说明,他并不是顺风说话的人,却一次次被实践验证,他是为中国汽车操碎心的人,是被争议裹挟也要坚持说真话的人。

从价格绞杀到价值重构破内卷需魄力与底气

正如在奔腾的洪流中,逆势而上要比顺水行舟要难要累,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艰辛一般,在汽车行业普遍内卷的当下,要独善其身坚持价值体系重构也并非易事。在这方面,我们看到多家保持清醒的品牌均有着长远布局,诸如在行业普遍追求达成“200万辆俱乐部”成就之时,长城却将2024年销量目标从190万辆下调至“保利润”,最终据企业财报数据显示,其以123万辆销量换取104亿净利润,毛利率提升至18.7%。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这种“减速换质”的背后是技术、出海以及用户运营层面的三重突围,长城汽车在东盟市场建立全产业链布局,泰国工厂本地化率已达65%,有效以海外市场优势规避国内价格战。此外,长城坦克品牌以硬派越野开辟蓝海,2024年销量逆势增长42%,证明细分市场价值深耕的可能。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单一品类难以支撑体系化竞争,真正的反内卷不是逃避竞争,而是重新定义竞争规则。在销量与利润的博弈中,长城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却也可能是通向未来的唯一生路。当行业沉迷于数字游戏时,作为行业资深从业者,魏建军坚持不打价格战,专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敢于对KPI说“不”,无疑更需要勇气。

正如前面提到的,无底线的内卷竞争已然给市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新势力车企频繁退市便是表象之一。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2024年,新能源车企倒闭潮频现;2025年将是汽车行业的“换挡之年”。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对此,《一品汽车》也注意到,早在行业疯狂内卷之初,魏建军便提醒大家,别卷错方向、不该卷的地方别卷,如今产业从狂飙转入深水,他的预判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而频繁化身“预言家”为行业带来警示的背后,也是其坚守“汽车信徒”哲学的进一步体现。

反内卷重拳下,谁在裸泳?魏建军早已给出预警-有驾

回首魏建军的创业史,从负债200万的改装厂到市值一度超3000亿的汽车帝国,魏建军始终将“极致专注”刻入企业基因。这种偏执也成就了其独到的“反周期”洞察力,在资本催熟独角兽的当下,魏建军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慢即是快”的辩证法。

在《一品汽车》看来,尽管当前行业陷入“PPT创新”的狂欢,魏建军也坚持用扳手和扭矩扳手的碰撞声,书写着制造业最朴素的信仰:那便是敬畏技术,尊重规律。正如其多次对外表达的一般:“造车不是造梦,安全边际比风口更重要。”

写在最后:

国家整治“内卷式”竞争与魏建军预言实践,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中国汽车产业需要从“生存竞争”转向“文明竞争”。当政策铁腕斩断恶性循环,当企业家精神重拾制造业初心,当用户权益成为价值尺度,这场反内卷之战终将催生新汽车文明,那里没有零和博弈的硝烟,只有创新火花的绽放。

正如魏建军所言,不求惊天动地、只求问心无愧,汽车产业的终局不是谁打败谁,而是谁能定义下一个周期的出行信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