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齐头并进,双管齐下。

到了十月,中国汽车界的月销冠军位置终于被换人了。

比亚迪这个月卖了44.17万辆,可上汽集团以45.4万辆稍微领先了一点点,挺过去了,去年同期涨了12.96%。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从2025年开始,上汽连续十个月实现了月销量同比增长,表现出很不错的复苏势头。

单月的增长或许只是偶然或突发的情况,但其实,这场洗牌早在九月就拉开序幕了。

这个月,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是396,270辆,比去年同期的419,426辆少了5.5%。这也是自2024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单月销量同比下降。同时,它也失去了自2024年3月起一直占据的中国车企月度销量冠军位置。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在这个时候,上汽集团在2025年9月实现了44万辆的销售成果,比去年同期的销量猛增了40.4%,与上个月相比也提高了21%,成功重新登顶行业榜单的第一名。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一方面是不断攀升、重新夺回榜首位置的上汽,另一边则是失去销冠、正在调整中的比亚迪,这样的市场变化让行业开始反思:上汽到底做对了些什么?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到2025年冲刺尾声,两大车企的势头会怎么变化,谁能最后笑到销量冠军的宝座,成了业界最为关注的悬念。

重回王座,上汽做对了什么?

曾几何时,上汽集团曾是中国汽车界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在2006年,上汽以122.4万辆的销量超过了“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首次夺得中国汽车销量冠军,从此连续18年稳坐这个宝座。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可是,随着新能源车时代的到来,市场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

到了2024年,上汽集团的整车销售大概是401.3万辆,比去年少了20.1%;反倒比亚迪凭着全面的新能源车型,达到了427.2万辆的年度销量,首次赶超上汽,坐上了新王的位置。

不过,到了2025年,市场上的比拼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激烈得多。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从1到10月的总数据来看,比亚迪和上汽一直是你追我赶的局面,差距几乎没有多大。

遇到销量下跌、目标没有达到的难题,上汽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存意志,用一套策略调整,踏上了反攻的路线。

自主品牌、新能源以及出口这“三个关键动力”正逐渐变成了上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表现出最为突出的增长趋势。

今年十月份,上汽的自主品牌销售额达到30.6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22%;从一月到十月,总销量累计到235万辆,比去年多出28.3%,占了公司整体销量的64.4%,这个增幅远远领先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新能源板块也同样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10月份,上汽新能源车卖出了20.7万辆,继9月份之后又一次刷新了纪录,增长了31.6%;从年初到10月的累计销售达到了129万辆,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2.5%。新能源车在整体销量中的比例上升到35.36%,渗透率也不断提升。靠着纯电、混动、氢能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布局,上汽正稳步满足不同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海外市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1到10月累计售出86.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

作为欧洲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品牌,上汽MG今年在欧洲的累计交付达到25万辆,增长超过20%,同时根据区域市场的特殊需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

上汽大通10月卖了快到2万辆,1到10月累计超过18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16.63%。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财务报表也证明了这个回暖的走向。

今年三季度,上汽的营业总收入达到1694.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20.83亿元,猛增了644.88%。前三个季度,上汽的营业总收入累计达4689.9亿元,同比上涨8.95%;净利润合计81.01亿元,增加了17.28%。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从销量到利润都在同步提升,说明上汽集团正慢慢走出低迷。有些人觉得,上汽在销量上的反超,反映了它“燃油+新能源”双线策略在目前市场依然有竞争力。

前几天我们首席发了一篇说“燃油车又杀回来了”的文章,主要讲的是燃油车凭借高性价比重新赢得了一些国内车主的青睐,再加上出口市场的支撑,也让上汽的基础市场业务得以稳定。

不光是销量起伏的变化,这背后这场胜利的“ vrai” 更值得细细品味。

自主板块还有增长空间

上汽集团的销量逐渐回暖,主要得仰仗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的双管齐下,不过两边的表现呢,冷热不均,差别挺大。

在合资领域,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成为了主要拉动增长的两大力量,不过它们的表现可就不一样呐。

上汽大众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全部实行“一口价”政策,通过透明的价格降低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二是推动“油电齐头并进、油电双智”,在2026款Pro系列车型(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上加入端到端的高快NOA功能,试图让燃油车的车主也能体验智能驾驶的乐趣。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不过,市场反应嘛,似乎没达到预期。十月份,上一汽大众的销量只有9.37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大约17.47%;今年前十个月,累计销售84.61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4.46%。

相较之下,上汽通用的表现更亮眼。十月份卖出了5.32万辆,和去年同月比上涨了46.66%;从一月到十月,总销量达到43.39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37.85%。这波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车型的带动,比如九月推出的别克至境L7,它配备了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上市仅十天就突破了1.2万台的预订量。

不过,16.99万元的起步价也体现出品牌在市场角逐中的定价压力。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就在自主这块吧,虽然上汽的自主车型销售比例已经超过六成了,可是带来的利润还算不上多。这也说明,现在的增长还可以更扎实、更有质量。

眼下,上汽乘用车的品牌阵容算是挺齐全的,既有荣威、名爵MG,还包括五菱,另外高端线的智己和跟华为合作的尚界也都在阵列之中。

为了寻求突破,上汽集团正带头向那些规模庞大的下沉市场发起冲刺。

上汽通用五菱和华为携手全面升级合作,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以及智能制造这三个关键领域加大投入,新推出了第一款合作车型宝骏华境S,也意味着“国民神车”正式迈向“电智神车”的新纪元。

这阵势,MG品牌也换了个套路,瞄准了入门级电动市场。8月推出的全新MG4,预售才24天就拿下超4.5万辆订单,上市后头一个月销量就达到了1.17万辆。这车深圳价以下,独家配备了级别里少见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还率先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大批量装车,算是抢占了先机。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荣威品牌也走上了“向下拓展”的路子,九月推出的荣威M7 DMH,限时售价在8.58万到10.28万元之间,靠着C级车的宽敞空间精准打开了自主品牌的B级市场,表现得相当划算,性价比挺高。

在中高端市场,智己品牌10月份卖出了1.31万辆,和去年同期比涨了31.31%;今年前十个月累积销量达到5.58万辆,同比增加了17.4%。作为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智己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单月销量破万。

不过呢,比起那些中高端自主品牌里的领头羊,智己的市场声量还算不上很大。因为市场对增程式技术路线的认可度在逐步提高,智己也开始布局增程车型,但这个成果还得再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值得一提的就是尚界品牌,这次合作是上汽和华为深度联手的结晶。尚界H5的起售价定在15.98万元,而高阶智驾版的售价则是17.98万元。在预售期间,销量就破了16万辆的纪录,10月前三天的下单量更是超过了2100辆。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不过,随着华为不断为多个品牌提供技术支持,尚界得赶紧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别让产品变得千篇一律。在这个竞争越发激烈的15万元区间,提升品牌知名度才是当务之急。

看得出来,上汽集团到2025年销量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过仔细琢磨一下,发现它的自主品牌部分还跟行业领头羊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

行业里常说“自主强才是真正强”,而目前,上汽的自主品牌销量主要靠五菱、荣威、MG这些中低价位车型支撑,在中高端市场还没有占到明显的有利位置。

接下来,搭载自研增程技术的智己以及刚刚上市的尚界H5,它们将担负起推动上汽实现智能电动转型和提升盈利水平的双重任务。这两个品牌能不能成功闯入高端市场,这事儿可关系到上汽集团能不能从单纯的销量增长走向全面复兴的关键转折点。

发力中高端,比亚迪面临结构性调整

作为国内销量领头羊的比亚迪,这阵子可是遇到了一些增长上的压力。

最新财报里可以看到,第三季度公司总营收达到了1949.85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大概3.05%;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是78.23亿元,比去年同期明显缩水了32.6%。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这份财务数据和销量变化其实挺呼应的——在9月和10月,比亚迪的销量连续遇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

不过,这次下降的背后,其实是一场主动的结构调整,企业正处于由“量”向“质”的战略转变中,重点从追求产量转向提升产品品质和结构。

细瞧,比亚迪的品牌架构逐渐展现出一个明朗的阶梯式布局。

作为支撑销量的主力军,王朝和海洋系列在10月卖出了39.5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18.29%,今年前十个月累计销量达到了337.79万辆,占到集团总销量的91.25%。而方程豹、腾势、仰望这三个中高端品牌,则被看作未来的增长点,正处于快速崛起的阶段。

方程豹的表现特别亮眼。这个2022年成立的个性化品牌,10月份卖出了3.11万辆,环比增加了28.7%,同比更是飙升了415.3%。尤其是方程豹钛7,单个月卖出了20024辆,平均成交价超过21万元,已经成为细分市场里的爆款级产品。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腾势品牌自从由比亚迪全资运营后,保持着稳定的上升势头,10月卖出了1.01万辆,前十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2.57万辆。仰望品牌虽然基数不算大,价格定位在百万级,但在10月份销售了654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1.91%,也展现出了比亚迪在高端市场里闯出了一片天地。

比亚迪在不断调整产品布局的同时,海外拓展也在加快脚步。10月海外销量达到8.39万辆,比去年同期跃升了168.99%;前十个月累计海外出货量达78.06万辆,同比增长137.2%,占总销量的比重升到了21.09%。这个势头挺猛的,也跟长年耕耘海外市场的上汽集团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上汽集团靠着多年的海外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整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体系,实行“Glocal”策略,也就是“全球+本土”的结合。据说,不光是在卖车,还特别重视整个价值链的本地化操作。

跟他们比起来,作为新晋出海的猛角,比亚迪走的可是技术和产能快跑的路线,在欧洲、东南亚、南美这些重点市场,一下子就把份额追了上去。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续夺冠,反超正式开启了吗?-有驾

从累计数字来看,比亚迪1到10月的总销量达到了370.19万辆,比上汽集团的364.72万辆多出大约5.47万辆,还是保持领先的位置。

不过呀,眼下上汽最近又开始发力了,差距也在慢慢缩小,到年底谁跑得更快,还真不好猜呢。

不过呀,就盈利能力来说,比亚迪依旧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位置。

到了第三季度,净利润高达78.23亿元,这表现真是抢眼。这一数字不仅是上汽集团同期20.83亿元的3.75倍,还超过了长城汽车的22.98亿元以及赛力斯的23.71亿元。

不过,这份成绩单里头也藏着个隐忧:比亚迪的净利润和去年比起来减少了32.6%。这个降幅说明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真是越打越激烈,就算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也真得面对不少压力。

随着年关逼近,两大车企的比拼也越发激烈。对比亚迪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在保证销量的同时,把盈利的质量搞上去;而上汽则需要在销量回升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利润水平。这不单单是比销量的竞争,更是一场关于发展质量的较量。

这场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领头地位的争夺战,正逐步迈向最关键的关口。

参考资料:

经过五个月的等待,上汽再度夺回“销售冠军”宝座,财联社报道。

《上汽转型这个布局里,搞懂用户需求才是关键的那一招》汽车商业评论

3、《争夺榜首宝座:上汽单月再次登顶第一,比亚迪1-9月虽仍居前,但增速出现下滑 明镜Pro》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