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是对于温度非常敏感的体育赛事。如果温度过低,轮胎会出现颗粒化,刹车和润滑油因为达不到工作温度,也无法进入最好的工作状态。而温度过高则更为棘手,轮胎会鼓包起泡,引擎、变速箱和刹车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无法工作,导致赛车故障退赛。
2005年巴林大奖赛
F1历史上温度最高的比赛是2005年的巴林站,空气温度达到了42.5摄氏度,克莱恩、卡西基延、费斯切拉、迈克尔·舒马赫、海菲尔德和BAR-本田的两位车手巴顿、佐藤琢磨都因为各种机械故障退赛。
五届总冠军方吉奥
而F1历史上还有三场比赛的温度达到四十度,分别是1955年阿根廷站,1984年达拉斯站和1985年底特律站。1955年的那场比赛,有16位车手启用了替补,甚至还有替补的替补,没有用替补的方吉奥因为烧伤,留下了永久的伤疤。
罗斯伯格父子分别开着自己当年的车
而1984和1985年这两场在美国的无比炎热的比赛,都被芬兰人凯凯·罗斯伯格赢下,他依靠赛道上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并不是水货总冠军。
1984年达拉斯站的背景
在菲蒂帕尔迪夺冠10年之后,迈凯伦车队统治了1984赛季。搭载1.5升V6保时捷-TAG涡轮增压引擎的MP4/2赛车是迈凯伦历史上第一台涡轮增压赛车。虽然它的马力不如本田、宝马和雷诺,但是非常省油。
四冠王普罗斯特在当时还没有总冠军
而且迈凯伦是唯一使用碳纤维制动片的赛车,对手都使用的钢制刹车,这让他们优势很大。然而,在高温环境下, 反而是钢制刹车更为耐磨,这为他们在底特律和达拉斯的滑铁卢埋下伏笔。
车手阵容方面,丹尼斯签下与雷诺闹翻了的普罗斯特,与老司机劳达搭档。
迈凯伦赛车的引擎
毫无疑问,1984赛季单圈最快的赛车是布拉汉姆-宝马。然而它糟糕的稳定性让卫冕冠军皮奎特前6站全部0分。直到第七站加拿大和第八站底特律,他才实现两次pole to win。
劳达和普罗斯特
揭幕战巴西,普罗斯特轻松获胜。第二站南非,迈凯伦包揽一二,这是继前一年的长滩大奖赛之后,迈凯伦再次完成这个壮举。
托勒曼车队的塞纳
第三站比利时,是F1最后一次来到佐德尔赛道,法拉利的阿尔伯雷托夺得生涯首胜。而两辆迈凯伦都退赛。第四站伊莫拉,托勒曼的塞纳在排位赛就被淘汰,这是擅长排位的巴西人,职业生涯唯一一次DNQ。两辆布拉汉姆都涡轮故障退赛,所以普罗斯特又赢了。
Patrick Tambay
第五站法国,是F1最后一次来到第戎赛道,赛道非常短,1分钟就能跑完。法国人唐拜开着法国车雷诺拿到杆位,不过笑到最后的又是迈凯伦,劳达时隔九年再次在法国获胜。
摩纳哥站,塞纳
第六站摩纳哥是F1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比赛之一,总之是曼塞尔又一次搞砸了,然后普罗斯特领先。但随着雨势的增大,两个倒数的车队:托勒曼的塞纳和泰瑞尔的贝洛夫快速追近教授,此时比赛被红旗中止,每个车手都只拿到一半的分数。
第七站加拿大,皮奎特终于获胜,赢得非常不容易,因为戈登·穆雷新设计的前部油冷却器故障,皮奎特的鞋被烧穿了,他的脚烫出了水泡,导致他在下一站之前,脚上一直要绑着冰袋。
中间偏左的残骸就是皮奎特
第八站底特律,发车就有连环撞车:杆位的皮奎特起步很慢,于是莲花的曼塞尔决定从皮奎特和普罗斯特之间钻过去,不料发生了碰撞。皮奎特横在路中间,导致飞箭的马克·苏勒躲闪不及,撞到了他。
重新起步之后,大家都用了备用车,但飞箭没有备用车,瑞士人只能遗憾退赛。皮奎特孤独领跑,使用软胎的泰瑞尔新秀布伦德尔,凭借着精湛的驾驶技巧,开着场上唯一用自然吸气引擎的泰瑞尔赛车拿到亚军。
1984年达拉斯大奖赛
美国东部大奖赛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然而,比赛准备得非常仓促,主办方找不到比公平公园的停车场更好的场地。由于缺乏办赛经验,他们也请来了福特传奇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电影《极速车王》的主角)和长滩赛道创始人克里斯·普克协助工作。
达拉斯公平公园的摩天轮
到了比赛周末时,车手们发现这里不仅天气炎热,赛道也非常狭窄多弯、缓冲区小,缺少吊车来清理赛车的残骸。FISA和伯尼因为这条完全没有验收的赛道被媒体指责。
曼塞尔在莲花待得并不愉快
从周五开始,沥青出现碎裂,周六的地面温度更是高达66摄氏度。
著名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
曼塞尔夺得职业生涯首个杆位,安杰里斯以0.6秒的劣势排在第二,这是莲花自1978年之后再次排位赛包揽一二。上一站底特律,驾驶泰瑞尔勇夺亚军的马丁·布伦德尔,在周五的练习赛撞墙,右脚骨折。而为了烘托气氛,前总统吉米·卡特、跨界车王斯特林·莫斯、喜剧演员帕特里克·达菲都来到了现场。
达拉斯的发车,两辆莲花领跑
为了避开炎热的下午,周日正赛在上午11点半开始,因此热身放在了早上7点半——雅各·拉斐特直接睡过了。而且前一天的Can-Am赛事让地面沥青进一步被破坏,所以热身赛最终被取消,而且正赛由78圈缩减到68圈。
在车边晕倒的曼塞尔
正赛的前36圈,曼塞尔不断被罗斯伯格和普罗斯特攻击,经过多次轮对轮碰撞后,他的固特异轮胎彻底不行了,掉到第五位。
领奖台上的罗斯伯格
领跑的普罗斯特却在第57圈撞墙退赛,这让罗斯伯格为威廉姆斯-本田带来第一个冠军。维修区起步的阿尔努凭借良好的轮胎管理拿到亚军。曼塞尔在最后时刻撞墙,于是他把车推到终点,刚过终点就中暑晕倒了。
从此之后,达拉斯的公平公园再也没有举办过赛车活动。
1985年底特律站的背景
阿尔伯雷托(1956-2001)
上一站加拿大站,法拉利时隔两年再次包揽一二,哈维·波斯特莱思韦特设计的赛车在空动上表现很好。阿兰·普罗斯特感觉今年迈凯伦的优势没有去年那么大了(1984年,迈凯伦赢下了16站里的12站)。
法拉利156/85赛车
不过,连续两年拿到总亚军之后(1983年以2分之差输给曼塞尔之后,1984年又以0.5分输给队友劳达),普罗斯特依然在努力提升自己。1985年,他完全统治了年迈的劳达。
贝洛夫(1957-1985)
揭幕战巴西,一个月前当选巴西总统的坦克雷多·内维斯突发重病,随时可能去世。但巴西人又发现了他们的新偶像——埃尔顿·塞纳。泰瑞尔解雇了斯特凡·贝洛夫,原因不明,他被瑞典人斯特凡·约翰松取代。正赛里,阿尔伯雷托依靠直线速度努力防守普罗斯特,却在第18圈挂错档被超越。
约翰松(1956-)
第二站葡萄牙,围场内再次地震,法拉利突然官宣,他们解雇了1983年的总季军赫内·阿尔努,同样原因不明,取代法国人的又是斯特凡·约翰松——于是贝洛夫回到了泰瑞尔。
埃斯托里尔的整个周末都在下雨,塞纳以绝对优势夺冠,除了亚军阿尔伯雷托,其他人都被套圈,这是塞纳职业生涯的首个冠军。
圣马力诺站,普罗斯特和塞纳
第三站伊莫拉是省油大战。塞纳和普罗斯特一度斗得很凶,但他们最后都遭遇燃油不足的问题。法拉利的约翰松超到了第一,可是他也没油了。于是普罗斯特第一个过终点,然而赛后的称重显示,教授的迈凯伦赛车仅有536千克,低于最低标准4千克,他被取消了资格。更搞笑的是,法拉利赛后检查发现约翰松还是有油的,只是检测油量的传感器故障了……
最终的冠军归属于塞纳的队友安杰里斯,飞箭的布特森拿到亚军——1975年的雅基·伊克斯之后,再次有比利时人站上领奖台。普罗斯特对于他的丢冠耿耿于怀。
第四站伊莫拉,塞纳再次夺杆,但被塞纳阻挡的劳达仅获第14,普罗斯特也只有第五。
正赛开始不久,塞纳的雷诺引擎就故障了。就在此时,皮奎特在发车直道向阿尔法罗密欧的帕特莱塞发起进攻,将他狠狠撞在了墙上。帕特莱塞燃着大火旋转了好几圈,又带走了减速入弯的皮奎特。
帕特莱塞和皮奎特事故瞬间
最终普罗斯特获胜,他在领奖台的两边是两个意大利人——阿尔伯雷托和安杰里斯。
事故后的一号弯有大量油渍
第五站本来在比利时,但是炎热的夏天让斯帕的沥青并不平整,于是大家先去蒙特利尔比赛。法拉利轻松包揽一二,阿尔伯雷托说:“在我看来胜利很容易,我们比在刹车和抓地力上比莲花要好得多。”而普罗斯特再次受困于油耗,完全无法跑出速度。
1985年底特律站
法拉利的意大利车手阿尔伯雷托以27分领跑积分榜,普罗斯特22分,与莲花的安杰里斯持平。看来阿尔伯雷托将成为阿斯卡里之后,意大利又一个世界冠军了。
约翰·巴纳德表示,迈凯伦表现疲软的原因在于刹车,其实他们的直线速度比去年更快,所以对刹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底特律街道赛在市中心举行
赛前,自然吸气的代表——福特考斯沃斯引擎宣布他们也在研发涡轮增压引擎,用在明年参赛的哈斯车队(和在北美一样,使用Lola底盘)身上,前威廉姆斯设计师内尔·奥特利和退役多年的1980年总冠军阿兰·琼斯都将加盟哈斯。
塞纳在底特律的发车格上
逆时针的底特律赛道是完全由各种直角弯组成,但由于护墙的设置,几乎每个弯都是盲弯。而且有几十个下水道的井盖散落在赛道,还有一处比摩纳哥短得多的隧道。
排位赛里,莲花连续五站夺得杆位(塞纳四次,安杰里斯一次),比第二名威廉姆斯本田的曼塞尔快了1.2秒。三至五位是阿尔伯雷托、普罗斯特和罗斯伯格。
1985底特律,约翰松和马克·苏勒
周日的正赛骄阳似火,只有自然吸气的泰瑞尔使用了软胎。罗斯伯格用中性胎,他队友曼塞尔用的是硬胎。
然而英国人一发车就超掉了塞纳,然后塞纳在三号弯迅速反击回来,阿尔伯雷托掉到第六。直道尾端,罗斯伯格超过了普罗斯特。所以现在威廉姆斯排名第二第三了,曼塞尔赶紧给轮胎更软的队友让车。普罗斯特的刹车不出意外地不行了,他让其他车都超过了他。
从莲花转投威廉姆斯本田的曼塞尔
塞纳始终无法甩开罗斯伯格,他第六圈就进站,想把硬胎换成中性胎,但因为缺少沟通,莲花依然给他换了硬胎……第26圈,塞纳再次进站,他终于换上了中性胎。一圈后,曼塞尔压到了碎沥青(气温太高导致沥青碎裂),赛车失控撞墙,他的手受伤了。
领奖台上的约翰松和罗斯伯格
看来,罗斯伯格的夺冠之路不会有阻碍。可是第48圈,一张纸落在了他的散热器进口,第57圈,又有一张纸不请自来……他的本田引擎温度越来越高,罗斯伯格只能细心呵护着他的赛车。
2016年总冠军尼科·罗斯伯格
六圈后,芬兰人终于冲过了终点,拿到威廉姆斯-本田本赛季的首场胜利,两辆法拉利位居二、三。更令凯凯·罗斯伯格开心的是,他的儿子尼科·罗斯伯格在夺冠后四天后出生。而曼塞尔则要马上赶回英国,去治疗他受伤的手。
结尾
罗斯伯格虽然因为1982年只赢了一场比赛就拿到总冠军被一些人称为“水货”。但是接下来几年他逐渐证明了自己,比如1985年,他的队友曼塞尔就完全开不过他。
国土有1/3位于北极圈里的芬兰人,都很喜欢蒸桑拿,这可能这就是罗斯伯格擅长高温下作战的原因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