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汽车大V被通报整顿,内容违规触碰红线,央视新闻曝光引热议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各种汽车资讯的朋友们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大新闻,那就是国家网信部门联合央视新闻,对一批活跃在网络上的汽车自媒体账号进行了公开通报和集中整治。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人平时买车、看车,或多或少都会参考这些所谓“大V”的评测和爆料,但心里也一直犯嘀咕:他们说的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这回官方下场,可以说是给广大普通民众心中的这些疑问,拉直了不少问号。这次被点名的账号,很多都是在汽车圈子里粉丝众多、影响力不小的角色,他们的违规行为被归纳为几大类,咱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看一看当前汽车自媒体领域存在的一些乱象,也给自己提个醒,以后在网上看信息的时候,要多长个心眼。

首先,有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就是把正常的车辆评测,变成了针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恶意人身攻击。这里被点名的一个典型例子叫“大眼哥说车”。按理说,作为汽车博主,对任何一款车有褒有贬都是正常的,消费者也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但是,这位博主的路子走偏了,他长期、系统性地对长城汽车进行攻击,其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产品评论的范畴,升级为了对整个企业的贬损和对企业负责人的辱骂。这就好比我们去评价一个餐馆,你可以说菜的味道不好、服务不到位,但你不能无凭无据地造谣说老板人品有问题,甚至用侮辱性的言辞去谩骂。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后来,长城汽车把他告上了法庭,法院也判决他需要进行赔偿。可结果他却表示自己没钱,成了大家俗称的“老赖”,最终的结局就是账号被全网封禁。这件事清楚地告诉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人身攻击,靠着谩骂和诋毁来吸引眼球、赚取流量,最终只会引火烧身。

众多汽车大V被通报整顿,内容违规触碰红线,央视新闻曝光引热议-有驾

其次,是编造虚假的负面信息,无中生有地攻击产品质量。这种行为的迷惑性更强,因为它往往披着“内部消息”或者“深度体验”的外衣。这次被通报的“大D有态度”就是一个例子。这个账号在理想汽车的车主圈里曾经相当有名,甚至被认为是理想汽车的“关键意见消费者”,还得到过理想汽车创始人本人的公开感谢,可见其影响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自己人”的账号,却被发现为了某些目的,转头去编造关于其他品牌,比如蔚来汽车的一些虚假信息,恶意攻击其产品质量。这种行为的危害性极大,它不仅直接损害了被攻击品牌的商业声誉,更严重的是,它在消费和透支整个车主群体的信任。当消费者发现,自己曾经信赖的“车主大V”,其言论并非出于真实体验,而是背后有利益驱动时,他们不仅会对这个博主感到失望,更会对其所代表的品牌社区,乃至整个自媒体环境产生怀疑。

众多汽车大V被通报整顿,内容违规触碰红线,央视新闻曝光引热议-有驾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种是恶意搜集、整理并放大企业的负面信息,进行系统性的诋毁。这种做法就像是用放大镜去寻找一个人的缺点,然后把这些缺点无限放大,拼凑出一个完全失真的人物形象。被点名的“我是大彬同学”和“赛车星冰乐”就是这类操作的好手。据了解,这两个账号都比较倾向于某个手机品牌的生态,长期以来,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汽车产品。他们的手段显得非常“专业”,比如“赛-车星冰乐”曾经有过在问界汽车门店门口长时间蹲守拍摄的“名场面”,专门捕捉一些服务上或者产品上的细微问题,然后加以夸大和渲染,制造出一种这个品牌问题重重的假象。甚至还自导自演了所谓的“机场被带走”事件来博取关注。这种行为已经完全不是正常的舆论监督了,而是带有明显目的性的商业抹黑。客观的批评是为了让企业进步,让消费者受益,而这种恶意集纳负面的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摧毁对手,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终扰乱的是整个市场的秩序。

众多汽车大V被通报整顿,内容违规触碰红线,央视新闻曝光引热议-有驾

再来看一种迷惑性极强的违规行为:发布虚假的销量数据,冒充官方机构,试图干扰市场认知。在汽车圈,销量数据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发展前景。于是,一些自媒体就盯上了这个领域。比如这次被点名的“孙少军”,他长期在微博上排名汽车博主前列,每周都会发布所谓的各家车企的“周订单数量”。这些数据看上去非常精确,分析得头头是道,吸引了大量关注。但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一家车企的实时订单量是其最核心的商业机密之一,关系到生产、供应链乃至股价,怎么可能轻易被一个个人自媒体获得?这些所谓的“内部数据”,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各种公开信息和私人渠道得来的猜测和估算,准确性根本无从谈起。官方早已明确规定,不允许随意发布各种未经验证的销量排行榜,因为这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比这更过分的是一个叫“中汽数研”的账号,这个名字起得非常讲究,“中”字开头,还带着“数研”二字,给人一种国家级权威研究机构的错觉。它发布的各种销量榜单也做得像模像样。然而,经过核查,这个账号的认证主体竟然是安徽的一个个人。一个个人账号,敢于冒充“中字头”的官方机构,其胆量之大、性质之恶劣,令人震惊。这种“伪权威”的存在,极大地污染了信息环境,让普通人真假难辨。

众多汽车大V被通报整顿,内容违规触碰红线,央视新闻曝光引热议-有驾

最后,还有一类是那些已经被封禁,却想方设法“转世”复活,持续进行违规活动的账号。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屡教不改,性质更为恶劣。比如被通报的“王悟空说车”和“987疯狂奶爸”,这些账号在被封禁之前就已经劣迹斑斑。特别是“987疯狂奶爸”,他的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仅长期攻击比亚迪等车企,甚至还公开对一位女性汽车博主进行造谣,散布非常低俗的谣言,对他人名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被相关企业和个人起诉,账号被封禁后,他依然不思悔改,通过不断注册小号、马甲号的方式,企图继续在网络上活动。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用错了地方,就成了网络空间里的“牛皮癣”。这次的整治行动,明确表示要对这类“转世账号”进行彻底清理,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这表明了监管部门净化网络环境的决心。对于这种毫无底线、污染网络生态的个人和行为,只有彻底地将其清除出去,才能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这次的集中整治,对整个汽车自媒体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警示,也提醒了我们每一个网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一份理性和审慎,是多么地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