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买车不选这三种配置?实用性低到让人后悔!
买车是件大事,很多人都想要一步到位,选个高配置、功能齐全的车,觉得这才对得起自己的钱。
但是,有些配置看着高大上,用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可能你用了几年车,才发现它根本没啥用。
今天咱就聊聊车里那些“实用性低”的配置,听听内行人怎么说,帮你避开这些“坑”。
方向盘加热功能
买车时,冬天怕冷的人可能会觉得方向盘加热很吸引人。毕竟,冰冷的方向盘握起来确实让人难受。
但实际用车时,这个功能真的有那么必要吗?
有些车主反映,这功能一年到头可能就用几次,而且只有极寒地区才真的需要。大部分地方冬天戴副手套就能搞定。
还有人说,加热功能开启时间短,温度也有限,甚至不如直接装个方向盘套来得方便。
更重要的是,这功能不是标配,选装的话少说得多花几千块钱。花这么多钱就为了几天用一次,值吗?
所以,内行人建议:如果你不住在东北这种特别冷的地方,完全可以省下这笔钱,选更实用的配置。
后排液晶显示屏
车内后排的液晶屏,很多人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特别适合带家人出行,孩子也能安静看动画片。
但真到了用车的日子,这玩意儿有多实用?
家里人都说,现在谁还看车上的屏幕?平板、手机不香吗?这些设备便携又方便,还能随意下载各种内容。
更夸张的是,有些液晶屏的操作还不如手机顺手,画质也一般,完全配不上它的价格。
最坑的是,后排液晶屏的维修费用相当高,坏了动不动就是几千块。还不如给家人多买几张流量卡划算。
所以,后排液晶屏真的没必要。平板电脑加车载充电器,照样能解决问题,还更灵活。
自动泊车系统
自动泊车系统也是不少新车主喜欢的功能,觉得这能解决停车难题,特别是对新手司机来说,很有吸引力。
但用过的人会告诉你,这功能的实际表现让人大失所望。
首先,自动泊车的识别率并不高。狭窄的停车位或者复杂的环境,系统往往会“掉链子”。这时候,你还得自己来。
其次,很多老司机表示,熟练掌握倒车技巧后,自动泊车反而显得多余。毕竟,自己停得更快、更精准。
而且,带自动泊车功能的车型价格通常比普通版贵不少。如果只是为了前几次停车轻松点,多花好几千,值吗?
内行人建议:与其追求自动泊车,不如花时间练练倒车技巧。毕竟,这功能用不上也不影响驾驶体验。
方向盘电动调节
再说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其实很鸡肋的配置——方向盘电动调节。
新车买回来的时候,大家都会调整方向盘位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度,这没问题。
可问题是,这调整只需要一次!日常驾驶中,谁还总调方向盘?这个功能就成了摆设。
而且,电动调节速度慢,远不如手动调节来得直接。如果你着急开车,却还要等方向盘慢悠悠地调好,简直心累。
更何况,这功能的成本不低,价格自然也就不便宜。如果预算有限,这笔钱完全可以用在更实用的配置上。
所以,别觉得“电动”就高端,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灯清洗功能
有些车会配备大灯清洗功能,听着是挺贴心的设计,尤其是对喜欢干净的车主来说。
但实际上,这功能真没想象中那么必要。
平时开车,大灯只要用一块抹布擦一擦,就能干干净净。而且,用抹布还能清理得更彻底,哪里脏擦哪里,灵活方便。
而大灯清洗系统不仅效果一般,还会增加车辆的维护成本。时间一长,清洗装置可能会出现问题,修起来麻烦又费钱。
所以,这种“看起来高级”的功能,实际用车时未必能派上多少用场,还不如简单实用的配置来得划算。
抬头显示
抬头显示功能,一般会出现在高端车型上,显得科技感十足,让人心动。
但很多车主反馈,用了一段时间就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驾驶过程中,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从仪表盘获取信息。抬头显示的位置不够自然,反而可能分散注意力。
另外,抬头显示屏幕小,信息显示有限,和仪表盘相比差距明显。
而且,这种配置的成本高,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如果预算有限,这笔钱真不如花在更有用的功能上。
总结:买车要精打细算,别为面子买单
车是大件消费品,每一项配置的选择都关系到实用性和性价比。花钱买功能,买的就是安心、实用。
但像方向盘加热、自动泊车、后排液晶屏这些功能,看着高端,其实可能用不上。十年开下来,用不了几次,这钱花得冤枉。
所以,买车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配置”。用好每一分预算,才是真正的精明消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