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初入中国时大众建议卖8万,为何最终20万?

当前我国汽车数量已接近4亿辆,几乎每家都有一辆车,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机动车保有量最高的国家,不论是汽车生产还是销售,我们都位居世界第一。尽管如此,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与燃油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相比,只发展了约40年,这使得国产车在某些方面仍显落后。

桑塔纳初入中国时大众建议卖8万,为何最终20万?-有驾

众所周知,国内拥有众多合资汽车品牌,其中大众汽车的影响力无疑是最为巨大的。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占据其全球总销量的一半,且大众汽车是首家进入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其在中国的首款合资车型为桑塔纳,于1983年在上海成功投产。令人惊讶的是,仅用了三年时间,大众桑塔纳就完成了10000辆的生产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和工业水平相对落后,因此生产如此数量的汽车在当时几乎是一项奇迹。

桑塔纳车型在当时迅速走红,成为众多富裕人士的热门选择。那个年代的汽车购买群体绝非普通大众,至少是中小企业主级别。当时国内工人的月薪远低于百元,根本无法承担购买汽车的费用。同时,桑塔纳的售价在当时相当高昂。大众最初建议在中国销售时的定价为8万元,但最终售价为何涨至20万元呢?

桑塔纳初入中国时大众建议卖8万,为何最终20万?-有驾

桑塔纳初次进入中国时,其先进的技术与造型深得中国市场喜爱。虽然其装配采用了多个零部件,但这些部件都是进口的。由于当时中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法独立生产这些部件,因此选择了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尽管如此,桑塔纳的销量仍然十分出色。自198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大众汽车将桑塔纳视为中国市场的主力车型。至今,桑塔纳在中国的销量已突破200万辆大关。

桑塔纳初入中国时大众建议卖8万,为何最终20万?-有驾

为何桑塔纳的定价高达20万元?在八十年代,月薪仅为数十元的情况下,这一售价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高不可攀的。大众官方曾提议定价8万元,却遭到中方的拒绝。究竟为何没有采纳大众的定价建议呢?实际上,大众提出的8万元定价是基于德国的消费水平。然而,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桑塔纳在中国的原价仅为4万元,而最终被定价为8万元,这似乎有些令人费解。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桑塔纳初入中国时大众建议卖8万,为何最终20万?-有驾

尽管大众官方提出了相关条件,但中方并未接受。其原因有两点:首先,当时中国市场仅有桑塔纳一款合资车型,因此没有与其相竞争的车型;其次,由于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法采用机械化装配,只能依靠人工装配,这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桑塔纳的定价高达20万元,对于当时的经济状况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天价。尽管如此,由于桑塔纳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需求,许多富裕人士仍愿意购买,这使得上海工厂在当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