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智己汽车放了个大招,旗下旗舰SUV智己LS9正式开启预售,33.69万起的价格,把理想L9、问界M9这些对手整懵了。
这车实拍一曝光,网友直呼"这不就是国产凯雷德吗?"
5.3米的车长、2吨重的车身、390千瓦约530马力的动力,再配上双腔空气悬架和四轮转向,摆明了是要在30-40万级豪华SUV市场硬刚到底。评论区炸锅:"这配置比问界M9还狠,价格却便宜13万?""凯雷德看了会不会慌?"
智己LS9凭啥敢叫板这些老牌劲旅?530马力的动力到底是真猛还是纸面数据?今天咱就从街头实拍说起,扒一扒这台"陆家嘴揽胜"到底有多野。
530马力+四轮转向是什么概念?智己LS9的黑科技到底有多硬核?
2025年11月4日正式开启预售的智己LS9,官方给的数据是峰值功率390千瓦、峰值扭矩670牛·米,换算下来约等于530马力,这是个什么水平?
比凯雷德的6.2L V8发动机420马力还猛,比奔驰GLS 450的367马力甩了一大截。当时很多人嘀咕:"这动力数据是不是吹牛?"实拍视频一出来,LS9那个加速劲头,真把围观群众看傻了,0-100公里加速进4秒,这可是5.3米长、2吨多重的"大块头"啊。
具体来说,智己LS9这套动力系统有三大狠招:
一是"恒星超级增程"彻底解决亏电焦虑。
智己LS9搭载800V高压架构与双电机矢量四驱系统,峰值功率390千瓦、峰值扭矩670牛·米,零百加速进入4秒级,动力堪比燃油4.0T V8发动机。这套"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彻底告别传统增程"亏电一条虫"的顽疾,让这台全尺寸大六座SUV在1500公里全程都拥有超跑级的澎湃动力,即便在高原、极寒等极端环境下性能表现始终如一。
以前那些增程车一旦电池电量低了就怂了,动力立马打五折,但LS9通过增程器和双电机的深度配合,做到了"从满电到亏电,动力输出始终在线",这就相当于你开着一台纯电车的爽快感,却不用担心没电趴窝。
二是双腔空气悬架让"大船"开出"小车"感。
智己LS9搭载灵蜥数字底盘3.0,配备150毫米超大行程双腔闭式空气悬架,配合智能电控阻尼调节系统,高速过弯不侧倾,碎石路面不颠簸。官方实测数据显示:时速100公里过弯时,车身侧倾幅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普通SUV至少10厘米,走烂路时,悬架能自动识别路况切换单双腔模式,平路用单腔省电,烂路用双腔滤震。
对比同级竞品比如理想L9的空气悬架行程只有100毫米,LS9这套悬架调教更"魔毯化",坐后排的家人基本感觉不到颠簸。
三是24度四轮转向把"大象"变成"灵猴"。
智己LS9配备同级唯一的双向24度超大角度智慧四轮转向系统,让这款长度近5.3米的豪华座驾实现仅4.95米的超小转弯半径,灵活度堪比Polo,城市的狭窄路口、魔鬼地库都能从容一把通过。这个数据有多夸张?凯雷德的转弯半径是6.4米,奔驰GLS是6.7米,LS9少了1.5米,意思就是别人需要三把方向才能掉头的地方,LS9一把就搞定。
实拍视频里,有个UP主专门测试了上海某老小区的地下车库,LS9硬是在柱子间距只有5米的狭窄通道里轻松掉头,看得其他车主目瞪口呆。当时很多人觉得智己就是个"PPT造车"的新势力,搞什么530马力、四轮转向都是噱头,LS9这一波技术实测打脸,这哪是噱头?分明是把燃油车时代的"大排量暴力美学"和电动车的"极致操控"结合到了一起。
"灵蜥底盘3.0"到底是什么黑科技?为啥说它颠覆了大车驾控认知?
智己LS9嘴里天天念叨的"灵蜥数字底盘3.0"到底是个啥?听着挺玄乎,实际有用吗?
实际这套系统背后藏着的,是智己对"大车也能好开"的技术死磕。传统燃油时代,像凯雷德、奔驰GLS这类全尺寸SUV,车主开起来基本都得接受"笨重不灵活、过弯像开船、停车要三进三出"的缺点,毕竟车身太大了,物理限制摆在那。
但进入电动化时代,智己工程师琢磨了一个新思路:既然电动车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为啥不能用电控技术来"驯服"大车?于是就有了"灵蜥数字底盘3.0"这套组合拳,它包含四大核心模块:
智慧四轮转向系统。
这套系统支持后轮最大24度转向角度,是同级唯一配置。工作原理很简单:低速掉头时,前后轮反向转动前轮左打、后轮右打,转弯半径瞬间缩小,高速变道时,前后轮同向转动都往右打,车身姿态更稳。实测效果就是:停车场掉头一把过,高速并线丝滑不晃。
双腔空气悬架+CDC动态阻尼调节。
前面提到的150毫米行程只是硬件基础,这套悬架搭配智能电控阻尼调节,可以根据路况智能切换单双腔模式,兼顾舒适性与支撑性。走高速时,系统自动降低车身20毫米、加硬阻尼,减少风阻和侧倾,走烂路时,自动升高车身、软化阻尼,提升滤震效果。
整个调整过程只需0.2秒,比驾驶员反应还快。
矢量四驱系统。
全系标配灵蜥矢量四驱系统,拥有比肩硬派SUV的硬核能力,轻松征服各种越野路况。这套系统能单独控制四个车轮的扭矩分配,比如左前轮打滑了,系统会立刻把动力切给右后轮,保证车辆不陷车。实拍里有个视频拍到\:LS9在湿滑草地上起步,四个轮子没有一丝空转,稳稳地冲了出去。
舒享防晕模式。
智己LS9行业首创基于全域协同控制的"舒享防晕模式",大幅降低车内成员的晕车感。原理是通过悬架、座椅、空调的联动调节,比如过弯时,悬架提前压低外侧车身、座椅微调靠背角度、空调增强通风,三管齐下减少乘客的前庭不适。
官方实测:开启这个模式后,后排乘客晕车概率降低60%。"灵蜥数字底盘3.0"就是把"转向、悬架、四驱、防晕"四大系统打通,让它们像一个智能大脑指挥的军队一样协同作战,这不是简单的硬件堆砌,而是软硬件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网友说:"智己这次不是在造车,是在写代码。"
33万硬刚46万的问界M9?智己LS9凭啥敢打这个价格战?
智己LS9预售价33.69万起,比问界M9的46.98万起便宜了13万,比理想L9的42.98万起也便宜近10万。这么大的价差,LS9到底哪来的底气?
答案恰恰相反,智己LS9不是减配降价,而是"满配平价"。拿配置单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品牌溢价差。
问界背靠华为生态,理想靠着"奶爸神车"的口碑,这些品牌溢价都要算进车价里。智己虽然背靠上汽集团,但品牌知名度确实不如前两家,所以定价策略更实在,智己LS9凭借33.69万起的预售价形成价格优势,比竞品低4-8万元。智己是用"技术诚意+性价比"来换市场份额。
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
智己LS9搭载跨代际领先的"恒星超级增程",CLTC纯电续航402公里,综合续航1508公里,油电综合折算能耗低至2.81升/百公里。这套增程系统是上汽自研的,核心零部件增程器、电驱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成本比外采便宜30%以上,电池采用宁德时代66千瓦时方案,通过规模化采购进一步压低成本。
配置"满血出厂"策略。
智己LS9共推出2款车型,权益预售价33.69-36.69万元,全系标配800V高压架构、双电机四驱、四轮转向、双腔空悬+CDC等配置。对比竞品:问界M9入门版不配激光雷达需选装2万、理想L9中低配没有B\&O音响,但LS9全系标配,包括520线激光雷达、B\&O音响、4D机械按摩座椅。
算下来,如果把问界M9选装到同等配置,实际花费要超过50万,LS9帮你省了17万。
预售权益"真金白银"。
5000元意向金兑换15000元现金抵扣券,价值58800元配置免费升级,包括B\&O音响、4D按摩、探射灯、电动踏板,智驾功能包和电池包终身质保。这些权益加起来价值超过10万,相当于33.69万的车,实际只花23万就能拿下顶配体验。
从市场策略看,智己LS9这次就是摆明了要"掀桌子",用"满配平价+真金白银优惠"的组合拳,逼竞品要么降价跟进,要么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抢走。预售启动后半小时内订单量即达到8000辆,这销量爆发就是用户在用脚投票。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智己LS9预售开启后,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530马力听着吓人,实际开起来会不会费电又费油?"
有人担心:这么大动力肯定是个"油老虎"吧?
实际上恰恰相反。智己LS9油电综合折算能耗低至2.81升/百公里,同级最低。原理在于"恒星超级增程"的高效率,纯电模式下,双电机直驱效率超过95%,亏电模式下,增程器工作在最高效转速区间热效率超过41%,发的电给电机用,避免了传统燃油车变速箱的能量损耗。
实测数据:日常通勤纯电为主百公里成本约8元按家用电0.5元/度算,长途自驾增程为主百公里成本约20元按95号汽油7元/升算。对比凯雷德百公里油耗20升成本140元,LS9省钱到让人不敢信。
"四轮转向听着高级,坏了修起来是不是特别贵?"
这是个实际问题。四轮转向系统确实比传统两轮转向复杂,涉及后桥转向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多个部件。但智己给出的承诺是:首任车主享电池包终身质保,虽然没明确提四轮转向,但按行业惯例,核心底盘零部件质保期至少8年或15万公里。
智己全国售后网络覆盖超200城上汽体系共享,维修便利性不用担心。电控系统的故障率实际比机械系统更低,因为没有液压油泄漏、齿轮磨损这些传统问题,只要传感器和电机不坏,基本零维护。
"33万买智己,不如加点钱买理想或问界?毕竟品牌更响。"
这个观点挺有代表性。确实,理想和问界在品牌力、用户口碑上暂时领先智己。但换个角度想:如果预算有限只有35万,你是选择"勉强够得着"的理想L9低配缺激光雷达、没B\&O音响、悬架行程短,还是选"满配到位"的智己LS9?
从产品力看,LS9在402公里纯电续航、24度四轮转向、150毫米悬架行程这三项核心指标上,都是同级最优。品牌可以慢慢积累,但产品力的差距是实打实的,智己LS6上市后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证明用户认可度在快速提升。
"第三排座椅实用性怎么样?会不会像MPV一样挤?"
智己LS9采用"2+2+2"六座布局,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279/2000/1806毫米,轴距为3160毫米。官方数据显示:第三排腿部空间890毫米成年人坐着不顶腿、头部空间980毫米1米8的人能坐直,座椅还支持电动调节靠背角度。
对比理想L9第三排腿部空间820毫米,LS9多了7厘米,差距相当于多了一个拳头的距离。实测反馈:身高1米75的成年人坐第三排,跑300公里高速不会觉得憋屈。唯一缺点是第三排座椅坐垫偏短为了让第二排空间更宽敞,长时间乘坐大腿支撑性一般,但这是所有六座SUV的通病,不算LS9独有的问题。
从2025年11月4日智己LS9开启预售这一战就能看出:智己早就不是那个"PPT造车"的新势力了,人家现在玩的是"技术下沉+满配平价",530马力动力、24度四轮转向、402公里纯电续航,这些配置在问界M9上得花50万,在LS9上33万就能拿下,还送一堆终身权益。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同行"立规矩"。
智己LS9这次不是靠"偷工减料"降价,而是靠上汽70年供应链积累+自研核心技术来压缩成本,增程器自己造、电驱自己调、底盘自己开发,把利润空间全让给了用户。这种打法,逼得竞品要么跟着降价那利润就没了,要么眼睁睁看着市场被抢那销量就没了。有人说:"智己LS9这一炮,炸得整个30-40万级SUV市场都要重新洗牌。"
如果预算35万买家用SUV,你会选"品牌响但配置缩水"的理想/问界,还是"品牌弱但配置拉满"的智己LS9?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