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辆15 万左右、省油的SUV,怎么这么难?
朋友吐槽到:每家店只卖自己品牌的车,价格难捉摸,试驾还得预约,如果像逛超市想买啥挑啥一样,就更好啦!
朋友的困惑也是当下无数购车者的缩影。当消费习惯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挑选”,传统4S店经销商不得不面对灵魂拷问:客户需要的究竟是标准化推销,还是像逛超市一样,喜欢自由便捷的购车体验?4S店能为用户提供的,除了单一品牌的车,是否还有更灵活的选择和透明的价格?
4S店:淘汰赛进入关键期,变革方能破局重生。
传统4S店面的销售模式,以“推销”为核心,而非“服务”,试驾流程繁琐、价格谈判耗时,用户的体验差;尤其是面临库存压力大,还需要按品牌要求囤车,资金周转慢,冷门车型易积压,最终通过加价或捆绑销售转嫁成本,进一步劝退用户。
其实最让4S经销商头疼的还是:环境低迷和行业内卷的加剧,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用户在追求性价比的时候,价格因素的考量在提升,尤其是新能源车崛起、二手车市场规范化,用户不再迷信4S店原厂保障,而是通过APP实时对比全国报价,甚至跨省购车。
相比以前花费巨大精力货比三家,或许一站式多选能够给用户带来新的消费体验,比如通过一个平台看遍多品牌车型,选择最便宜的渠道车,省去奔波不同4S店的时间成本。虽然随着分期、租赁、以旧换新等需求激增,传统4S店固定的销售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但是4S店买车短期内还是消费者的首选渠道,如何再在4S店里发挥资源车的优势,一次强化消费者的认知和需求,未尝不是一种创新实践。
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所言:淘汰赛已进入关键期,唯有顺势而为者方能破局重生。新能源转型、数字化升级与服务模式创新将重构行业格局,变局中的用户需求倒逼4S店经销商寻求创新。
汽车超市崛起,能否成为4S店的“救命良药”?
什么是汽车超市呢?与传统4S店不同,汽车超市是一种集结了多种汽车品牌、并融合休息与服务功能的销售方式。汽车超市起源于欧洲,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而逐渐成熟,其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全新的选车购物体验,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汽车生态产业链,提供包括看车、选车、买车、用车、保养维修及买卖二手车等一站式服务。
作为新的模式,汽车超市有着独特的的优势,这种模式能够汇聚多品牌,通过整合全国车源,按需调货,甚至是定制稀缺车型;明码标价,批发价直供,无捆绑消费;消费者可以自由逛展、即时试驾、按需定制方案。
最重要的是:不同于传统4S店以销售为主导,售后依赖品牌体系,汽车超市则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提供购车-售后一站式服务。
其实,汽车超市的崛起,是对“用户主权时代”的回应,它让我们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过去的模式,用户被单一品牌“绑架”,汽车超市用“超市式自选”重构消费自主权;通过“批量集采+扁平化渠道”降低成本,将优惠直接给用户,做到产品与用户的高度适配。
尤其是“线上选车+线下体验”的模式,解决了传统4S店“信息不对称”的痛点,用户更便捷地参与到购车的各个环节。不可否定,汽车超市给4S店带来新的冲击和思考:或许从“卖车”转向“卖服务”,从“单一品牌依赖”转向“多元化生态”,才能在淘汰赛里,抓住机遇,破局而生。
用户思维,让汽车超市赢得客户青睐。
变革中的4S店汽车经销商是痛苦的!如何以用户思维打造逛超市式的购车体验,是4S店经销商需要补交的作业。
近些年,购车吧也提出“汽车超市”的概念,我们认为购车吧的产品,具有“批发式”业务的三大优势。一是价格低,购车吧整合主机厂、二级经销商等资源,以“批量采购”模式压低进价,砍掉中间环节,直击批发底价;二是品牌多、车源全,千款车型,一站购齐。覆盖50+主流品牌,解决“跑断腿选车”的烦恼。三是服务灵活,无论是试驾体验、定制方案、售后服务,按需定制,像逛超市一样自由。
最重要的是购车吧重构消费者的购车体验,降低决策成本,购车吧用户复购率达35%,远超传统4S店的12%,用户平均决策时间从2个月缩短至1周;对投资者来说,可以低门槛创业,通过购车吧轻资产模式、流量扶持,让更多创业者及时抢占汽车零售新风口。
借势“汽车超市”模式,购车吧不仅用“多、快、好、省”满足了用户对便捷购车的期待,更用“轻资产、全赋能”为传统4S店转型和创业者提供了新思路。
总之,未来的汽车零售,不再是“品牌说了算”,而是“用户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像逛超市一样买车,或许才是汽车消费的终极形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