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

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

先把大家最关心的放在前面,702超续航Ultra版本,22.58万元;702超长续航Max版本,20.58万元;602长续航Max版本,19.58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G7基本稳了。

事实上,小鹏不缺制造爆款的能力。P7+和MONA M03,在这两款极致性价比产品的带领下,小鹏上半年交付近20万辆,已经超越2024年全年。

所以当G7发布时,比如“这车厉不厉害”,站在瓜田里的人更好奇的是,“小鹏还想证明什么?”

呐,何小鹏在发布会一开始就告诉你啦:

从G7开始,小鹏体系开始迈入L3算力。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G7,贴满技术标签

单看G7的配置表,像一篇技术论文摘要。

三颗图灵智驾芯片,单颗算力750TOPS,端侧有效算力2250TOPS,是特斯拉HW4.0(约254TOPS)的8倍以上;

2颗用于小鹏图灵AI智驾·本地端VLA模型,另外1颗图灵AI芯片+1颗高通8295P芯片,共同支持天玑AIOS的座舱·本地端VLM模型;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全球首款“追光全景”AR-HUD,行业首创AR车道级导航;

800V高压平台,5C超级快充,充电10分钟续航436km,最大续航702km,零百加速6.5秒;

太极AI底盘,全系标配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以及太极液压衬套矩阵。

最重要的,G7是“全球首款L3级算力车型”。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事实上,谈到L3,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是,它到底该怎么上车?和现在的L2.9999……有什么不同?法规?认责?成本?还是体验?

听下来,G7也没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行的范式:自研高算力芯片,配合本地端VLA+VLM大模型使用,降低整体成本。

坦白说,这并不算是真正的“L3来了”,不过按照小鹏汽车的计划,也不会太晚,最快年底前就能实现。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虽然小鹏也努力向小米靠近,在PPT里写满“家庭温暖”、“年轻态度”的文案,但比起那些“人有我有”的东西,这台车的气质还是相当简单直白——你花的钱,很大一部分都砸在了芯片和模型参数上。

当然,芯片是好芯片,参数是顶参数,代价是你得读懂这些技术术语,才能决定这车值不值得买。

就像你点了一杯咖啡,菜单上写着“水温92°C,24小时冷萃,非洲豆混南美豆,pH值6.7”,你说“挺专业的”,但心里始终想着,好不好喝?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G7也一样,它要面对的,不是“L3级算力”的技术鄙视链,而是用户的喝彩或沉默。

而从现场的反应来看,特别是在价格落地之后,用户读懂了,这车应该又成了。

捷报很快传来,9分钟大定破10000台。

G7的成功,并不只在于持续上涨的订单量,而是让人再次相信,小鹏,值得期待。

小鹏的屋顶能盖多高?

小鹏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上探,应该是三年前的G9。

结果定价太自信,sku像迷宫一样烧脑——产品是好产品,技术是好技术,问题是用户不买账。

而这次G7的上市,我更愿意视为小鹏的第二次向上。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5月,鸿蒙智行的成交均价是39 万元,理想汽车是29.7万元。而小鹏的核心车型,P7+和MONA M03,价格在20万元以下。

P7+和MONA M03,小鹏已经变成了“技术强、性价比高”的代名词。而G7的上市,在把性价比打到极致的同时,平均售价将到20万以上。

把一整套复杂、昂贵、工程含量极高的技术,真正落地在20万出头的车上,而且让它跑得起来。

这不是简单的卖车,更像是一次整车工程体系的期末考试。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在当今的汽车市场,能冲击高端的企业,大多不靠讲故事,而是靠硬实力,比如比亚迪。

今天看来,比亚迪的方法论十分清晰,把垂直整合做到极致,然后一层层向上堆品牌。

它不需要你立刻掏30万买腾势,但能让你在开着10万买的秦PLUS时,意识到这是一家能造出更好东西的公司。

夸张一点说,现在的小鹏正在复制从10万+价格段往上走的路径,只不过它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垂直整合,而是智能驾驶。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G7用不到23万元的价格,塞进了三颗自研图灵芯片,不依赖云端计算的VLA+VLM大模型,超级AEB功能……你可以不关心这些词,但到时候你会感受到它丝滑的超车避让和智能交互。

把“技术密度”转换成为“品牌信任”,今天的小鹏G7,在做的就是这件事。

写在最后

曾经的小鹏发布会,总像在答辩,关键词是“行业首个”或者“全栈自研”。但普通人听完只会心想:好,但和我上下班有啥关系?

但这次G7的发布节奏明显不同,开始“说人话”了。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介绍车内空间同级最大,在前备厢里放了个“生态鱼缸”;

讲同级最丰富的储物空间,说挂钩还能挂个拉布布,怪新潮的;

讲底盘操控好,请来了网红晕车狗做测评;

19.58万起,小鹏G7把L3、自研芯片都卷上了车|智车星球-有驾

尤其是在介绍重要但也抽象的自研芯片和大模型时,努力去讲那些“能帮上你忙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炫参数、秀技术。

无论是MONA M03,还是P7+,再或是今天的G7,小鹏想说的其实只有一句话:

我不只懂技术,我还知道怎么把技术装进人愿意掏钱买的车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