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GL150U定价8000元出头,老张修车店门口围了一圈拉货的,这台150cc跨骑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面馆老板老李上周把骑了三年的125踏板卖了。不是车坏了,是他发现每次进货拉面粉,上镇外那道坡总得提前助跑,车把都攥出汗了还是肉眼可见地往后溜。他在修车店看见GL150U的时候,试探着问能不能拉五十斤货上坡,师傅让他直接骑出去试。回来时老李脸上的表情我记得很清楚——松了口气又有点懊恼,大概在算这三年白费了多少力气。
这台车搭的是本田那套CBF涡燃机,平衡轴压住了震动,低扭在5500转左右就上来了。扭矩12牛米听着没多夸张,但拉着货爬坡时油门不用拧太深,发动机也不会嘶吼着硬撑。功率8.8千瓦够不够用?载重骑过山路的人心里有数,比那些参数漂亮实际绵软的杂牌靠谱得多。
油耗这块得说实话。官方标的2.3升有点理想,实际路上跑大概在2.5到2.8之间,跟你怎么拧油门、走什么路况都有关系。12.5升油箱能撑四五百公里,我见过有人从县城往返邻市送货,中途没找加油站也没慌张。这种续航对跑长途的个体户来说,省的是路上折腾的时间。
安全配置藏了点东西。倾倒传感器侧翻超65度会自动断油,这功能平时感觉不到,真摔车的时候能避免燃油洒出来惹麻烦。前碟刹配日清双活塞卡钳,CBS联动系统让刹车距离比鼓刹短不少,新手也能刹得住。当然碟刹版比鼓刹版贵几百块,自己掂量着办。
货架是个值得琢磨的设计。翻转结构能固定不规则的货物,宽度跟车身齐平,绑东西不容易偏。后减震调得偏硬,空车时可能觉得颠簸,但载重五十公斤跑乡道反而稳当。修车店门口就有人在货架上绑煤气罐、纸箱,晃动幅度控制得住。想扩展载货空间的,自己装个脚踏板也行,这种可玩性在万元以内的车里不多。
外观没啥好吹的。递进式大灯、机甲风格线条,比传统通路车顺眼些,但也没激进到哪儿去。指针仪表该显示的都显示了,转速油量看得清楚,骑久了也不晃眼。座高760毫米,一米六几的人脚能着地,鞍座加了厚度,长途骑下来屁股没那么难受。
价格传得挺热闹,有说八千出头的,也有猜八千五到九千的。豪爵DKS150卖九千五起步,功率确实高零点几千瓦,但日常拉货谁较真那点差距?GL150U的CBS系统和原厂货架省了后期改装的钱,算下来性价比摆在那儿。
适合什么人骑?小商贩、送货跑腿的、县城通勤族,基本就这几类。改装潜力倒是容易被忽略,车架结构扎实,想折腾排气避震的年轻人可以琢磨。不过大部分买它的人可能只图个皮实耐用,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添乱。
新大洲本田的售后点铺到县城了,这对下沉市场来说算个保障。摩托车这东西三分靠质量七分靠修,坏了找不到人比啥都麻烦。
GL150U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车,胜在没明显短板。动力够用、能拉货、油耗能接受、安全配置到位。现在大家对摩托车的要求其实挺朴素——别老坏、别太费油、关键时刻拉得动。做到这几点,八千块的价位也就值了。
面馆老板老李最后订了台碟刹CBS版,说试骑完感觉比之前那台踏板踏实。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你自己的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