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穿洋装出口,这事你见过没?
当贾老板站在洛杉矶发布会上,身后那台法拉第未来FX的首款量产车Super One对着全球观众亮相时,屏幕前但凡见过长城魏牌高山的朋友,怕是手里的瓜都要惊掉了——这哪是新车发布,活脱脱一出“变脸”大戏!
前脸那块闪着科技冷光的全液晶屏幕格栅,像川剧演员瞬间抹去油彩又画上新妆,轻轻一点,进气格栅“造型”说变就变,乍看是赛博未来,细品却透着股“现车魔改”的机灵劲儿。
镜头再转向车侧,观众席恐怕要陷入沉默的尴尬了。
线条流畅依旧,轮廓硬朗如初,甚至连大灯那标志性的眼神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魏牌高山的“原汁原味”。
现场高清特写大灯细节图同步传开,互联网上眼尖的网友立马截图发起找茬游戏。
结论惊人一致:除了那块能放动画片的前脸液晶屏,车厂设计师怕是方向盘都没打,就直接套壳改款了!
有图有真相,同一个模具下线的亲兄弟,亲妈来了都分不清。
这款漂洋过海在美国土壤闪亮登场的“魔改高山”,市场前景竟意外地不被看衰。
业内人门儿清:大块头SUV天生就是美利坚精神的具象符号,宽阔的车内空间能塞下一家人外加两条金毛猎犬,智能化配置高低直接决定消费者掏钱包的速度。
更何况,法拉第未来深谙此道,把发布会上寥寥几笔“魔改”功夫全使在了美国人最在意的“科技感”门面上——换前包围、贴高科技屏,一步到位营造视觉冲击力!
这种精准拿捏痛点的快节奏改造,像极了给朴素中式庭院火速挂上霓虹灯牌,在拉斯维加斯大道瞬间吸睛。
美国人就爱这一口炸裂的“新玩意儿”视觉冲击,够大、够炫、够省事!
然而,这场光鲜发布会背后,一个绕不过去的灵魂问题浮出水面:贾老板打算从哪“变”出这些贴着“美国科技造”标签的座驾?
总不能让崭新的“高山”们集体裸泳跨太平洋吧?
网友们脑洞大开:
> “盲猜流水线操作:保定出厂拆下前脸配件,集装箱运到加州仓库,换上新买的‘液晶变脸器’,再一拧螺丝——嘿!崭新的法拉第未来诞生!美利坚组装,没毛病!”
>
> “FF的PPT融资术加上‘进口组装’新解,这波借壳上市的操作,贾会计果然还是你会计,成本控制学祖师爷看了都得竖大拇指!”
>
> “所以核心技术是那块屏?屏在车在,屏碎车亡?(手动狗头)
抛开戏谑,摆在法拉第未来面前的供应链考题,着实是一步险棋。是从国内万里迢迢运送白车身赴美“精装修”,还是火速建立本土生产线?又或者……另辟蹊径?这不仅牵涉效率与成本的天平,更是中美汽车制造版图上一次耐人寻味的资源腾挪。这场以“高山”为底稿的跨国魔改秀,最终考验的恐怕不只是设计灵感,而是那隐藏在炫目液晶屏背后的、一整套硬核的产业落地能力。
再时髦的洋外壳里跳动的,终归还是那颗中国制造的心脏。 贾跃亭为他的法拉第未来披上这一身“数码斗篷”时,究竟能不能在美国土地上续写一段销量神话?国产车企“技术出海”的剧本,是会被这出魔改剧带向柳暗花明,还是沦为一场被拆穿的皇帝新装?你更倾向哪一种结局?不妨评论区压个宝。当一辆车的国籍变得比液晶脸谱还要善变,真正能赢得尊重的,或许从来不是那层外衣的华丽度,而是引擎盖下究竟藏着谁的名字。 这事儿,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