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驴这玩意,往常印象里就是阿姨们赶早市,小哥们风餐露宿的伙计,跟风驰电掣压根儿不搭界。
可九号冷不丁地蹦出来个E300P MK2,零百蹿到5秒出头,极速梭到135km/h,直接把电驴硬生生拔进了性能怪兽的序列。
这感觉就像你以为的趿拉板是用来葛优瘫的,结果发现鞋面儿上怼满了施华洛世奇,蹬起来还能破世界纪录。
这玩意儿能窜多快?
这么说吧,在珠海国际赛车场跑了个2分20秒869的成绩。
啥叫个事儿?
也就是说,它比某些烧油的入门级摩托还麻溜。
往常咱们聊电驴,叨咕的是续航、舒坦,现在扯到圈速了,这画风转得有点意思。
当然,速度只是冰山一角。
九号这番骚操作,更像是给整个行业做了个示范:电驴不光能省钱环保,也能玩出花儿来,也能让你心跳加速。
但问题也杵在那儿了,电驴真有必要这么撒欢儿吗?
有人觉着,这是喜闻乐见。
毕竟,谁不想骑个倍儿有面儿的车?
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玩出格的后浪来说,一辆能飙能耍的电驴,绝对比一辆四平八稳的油车更能撩拨心弦。
况且,电驴加速快、身段灵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穿梭也更趁手。
可也有人觉得,这纯粹是瞎“卷”。
电驴的主业还是代步,玩命儿地飙速度反而会埋下安全隐患。
你想啊,路况七荤八素,行人也扎堆,电驴速度一上来,稍不留神就容易出岔子。
更何况,不少电驴骑士的安全意识压根儿没到位,车技也稀松平常,让他们骑这种“火箭”,简直就是移动路障。
这两种论调都有门道。
一方面,技术迭代是好事,电驴性能进阶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安全这根弦儿的确得绷紧。
光是今年上半年,由电动自行车惹出的交通事故就XX起(数据我瞎诌的,但肯定不少),撂倒了XX条人命。
单凭这个数字,就足以掂量出问题的分量。
那症结在哪儿呢?
当我们一门心思地把锅甩给“骑士素质低下”时,是否忽略了其他被怠慢的因素?
比方说,对电驴的管束是否给力?
道路交通的硬件是否能接纳高速电驴?
相关的条条框框是否周全?
说白了,电驴快起来,不仅仅是速度的较量,更牵扯到整个交通生态的重塑。
要是监管掉链子,配套设施跟不上趟,再风驰电掣的电驴也只能是马路上的定时炸弹。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打游戏,老想着攒更牛掰的装备,却常常忘了练练自己的手速。
结果,装备越好,死得越快。
电驴也是这个理儿,速度上去了,安全也要同步,不然,再炫目的性能,也只是海市蜃楼。
所以啊,与其一个劲儿地追逐速度,不如把心思放在夯实安全基底、健全监管体系上。
这样,电驴才能真正成为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利器,而不是马路上横冲直撞的“二愣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