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焊装线项目生变!晓奥被取消中标资格,上海ABB“捡漏”?

今日重大爆料!

各位朋友,有没有发现最近车圈有些耐人寻味?

尤其是咱们一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石,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

前些日子,一汽两大焊装生产线项目,在公示期结束后,竟上演了一出“李代桃僵”的好戏,而且变得出奇地“同步”,这事儿,咱们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

一汽焊装线项目生变!晓奥被取消中标资格,上海ABB“捡漏”?-有驾

中标名单“换脸”:究竟是何玄机?

这事儿听起来,确实让人感到扑朔迷离。

原本已然尘埃落定的中标结果,竟然说变就变,而且还是两个项目一同变动,结果也保持高度一致,这般操作,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咱们先瞧瞧这第一个项目,全称是“E702(P601)项目-焊装后盖翼子板线新建及前盖融入改造项目”。

这个项目,听着就技术含量颇高,关系到汽车车身最关键的“骨架”部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性和车身刚性。

一辆汽车,徒有其表是远远不够的,车身结构若焊接不精良,那可是事关行车安全的根本。

所以,这项焊装线的技术要求和设备精度,都是严苛至极的。

最初公示的中标候选单位是: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这三家公司,在汽车行业内都称得上是响当当的名号。

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资历深厚,在业内也有不错的口碑。

当时的投标报价,精诚工科约1127.74万元,一汽模具1180万元,晓奥1179.4万元。

这些报价看起来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结果呢?

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5月19日,公示期结束后没多久,中标候选单位突然就变了!

变成了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和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出局”,取而代之的是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

一汽焊装线项目生变!晓奥被取消中标资格,上海ABB“捡漏”?-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新入围的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报价直接拉低了一大截,只要约944.753万元!

这一下就少了将近200万元,这中间的差价,确实引人关注。

古人云:“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其中的缘由,着实令人好奇。

---

“双生花”的变动:这仅仅是巧合吗?

你以为故事到此就结束了?

事实并非如此。

更令人琢磨不透的是,就在同一天,也就是5月19日,另一个项目也发布了变更公告,这项目是“P567项目-焊装前后盖及翼子板线融入改造”。

这个项目同样属于焊装线,涉及的也是车身关键部件的制造。

前后盖和翼子板,是车辆的“门面”和“防护”,不仅要抗撞,还得保证精度,否则车身缝隙不均,影响整体观感。

所以,对焊装工艺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

结果呢?

这个项目的中标单位,从完全相同的前三家(精诚工科、一汽模具、晓奥),同步替换为完全相同的后三家(上海ABB、精诚工科、一汽模具)!

甚至连排名顺序都保持一致。

这般巧合,让人很难将其简单归结为偶然。

正如《左传》有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两次同步且一致的变动,很难不让人联想这背后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要知道,这两个项目,一个涉及新建与改造,一个涉及融入改造,虽然具体内容有差异,但都属于焊装生产线的核心环节。

焊装线,说得通俗点,就是将车身各个冲压出来的零部件,通过焊接的方式,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车身骨架。

一汽焊装线项目生变!晓奥被取消中标资格,上海ABB“捡漏”?-有驾

这其中涉及到的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焊接工艺等,都是高精尖的领域。

比如,一台点焊机器人,它不仅要保证焊接的牢固性,还要确保焊接点的精准度,以及在不同材料上的适应性。

再比如,激光焊接,那种“毫厘不差”的精准度,绝非儿戏。

因此,能够承担此类项目的公司,都拥有过硬的实力。

---

谁是“新晋者”?谁又“意外离场”?

咱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位新晋的“入局者”和“意外出局者”。

先说这位“新晋者”——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

查询相关资料,这家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9日,注册资本4000万美金,是外资企业。

从招投标情况来看,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经验丰富,经常参与汽车企业的项目,像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岚图汽车等,都是它的合作对象。

这表明,他们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方面,确实有着扎实的技术实力。

ABB在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是知名品牌,其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上是“主力军”,具备精度高、效率快、稳定性强等优势。

所以,能够中标并非没有根据。

但令人感到一丝惋惜的,就是被“取消中标资格”的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14500万人民币,资历深厚,实力不容小觑。

突然之间,痛失两个一汽的重大项目,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

就像《世说新语》中提及的“竹林七贤”,本是逍遥洒脱,却也难免遭遇世事变迁。

这种本以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却在最后一刻发生了变数,让人不禁为其感到一丝不平。

一汽焊装线项目生变!晓奥被取消中标资格,上海ABB“捡漏”?-有驾

咱们普通人买车,除了关注外观、内饰、配置,更重要的是安全。

而车身焊装质量,正是安全的基石。

所以,谁来承担这项工作,采用什么技术,都是不容有失的。

这次中标变更,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的报价明显更低,这种价格优势确实摆在那里。

然而,我们心里也会产生疑问,这近200万元的差价,是纯粹的技术优势体现,还是说,原本的评标流程出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情况?

这背后的具体原因,旁观者确实难以知晓。

所以说,这事儿,本来大家都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结果半路杀出个新的参与者,把之前的“准中标者”给替换掉了。

这种“反转”,在咱们日常生活中也并非没有先例。

---

汽车行业风云变幻,这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这种事件的出现,确实引人深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直观上看,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的报价确实更低,这在成本控制上,对一汽来说无疑具有吸引力。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降本增效是每个汽车企业都在努力的方向。

成本降低了,汽车的价格才有可能更加亲民,消费者也才能买到更具性价比的车型。

此外,也可能存在技术层面的考量。

晓奥虽然在行业内有深厚资历,但ABB作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它在机器人集成、柔性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实力,或许有其独到之处。

例如,他们的自适应焊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板材厚度和材质,自动调整焊接参数,确保焊缝的质量和一致性。

这种技术,对于提升焊装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无疑能起到显著作用。

一汽焊装线项目生变!晓奥被取消中标资格,上海ABB“捡漏”?-有驾

如果上海ABB提供了更先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并且价格还更优惠,那么从商业逻辑上讲,一汽选择它也无可厚非。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真是技术或价格的原因,那为什么最初的公示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呢?

难道说,是公示期内发现了新的情况?

比如,晓奥在某些技术细节上未能满足一汽的最新要求,或者上海ABB在后期提交了更具竞争力的补充方案?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推测的可能性。

这件事情,也为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招投标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关系到整个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如果中标结果能够轻易地在公示期后发生重大变更,那是否会让其他参与投标的企业感到不公?

这对于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是否会带来一些影响?

当然,我们也不能武断地下结论。

毕竟,大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时一些细节的调整,也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变化。

但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心里总会产生一些疑问,不是吗?

这件事也再次印证了汽车行业的“内卷”程度。

不光是汽车销售竞争激烈,连这背后的生产线设备供应商,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

大家都在技术、价格、服务上寻求突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归根结底,无论最终的原因是什么,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希望一汽能够制造出更多像红旗那样的优质汽车,性能可靠,质量过硬,让咱们开着安心,用着放心。

至于这背后供应商的变动,就让时间去验证吧。

毕竟,咱们买车,是买个踏实,而不是看热闹。

各位朋友,这件事,你们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这年头,造车,确实不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