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怀旧的情感叫做:记忆中的经典老车。七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虽然物资不丰富,科技和机械制造业还未发达,但那个时代的小汽车、客车、货车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穿越回七八十年代,回顾那些曾在公路上驰骋的老车,体验一段中国汽车制造的历史长河。车轮滚动,带来满满的回忆。对车迷来说,每一款车都承载着自己的故事和品牌历史;对不太关心车的人来说,这些都只是名为“汽车”的机器。
解放CA141
据了解,解放141自1986年开始生产,配备了CA6102汽油发动机,拥有135马力,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90公里,整车载重5吨,可牵引6吨挂车。141型号的车辆在拉重货时稳定性较差,方向虚位大,特别是在搓板路上更加明显,这些都与其设计缺陷有关。与140型的滑块式减震系统相比,141在平稳性和过滤震动效果上差很多。此外,141的油耗也比140型要高。在频繁经历恶劣路况和重载的情况下,141的故障率和车身强度都不如140型。而141型的倒翻车头设计,被认为是其最大的设计失败。
141型车后期配备了CA6110和朝柴6102型柴油发动机,CA6110发动机是仿制日本五十铃6BB1发动机而来,但只模仿了外观,质量上不达标,散热不足,常出现机关枪现象后卡壳。最终这款发动机被淘汰。车型也更加多样化,从最初的单一货车型号发展到牵引车、自卸车和各种专用车等。
东风EQ140
东风品牌的原型是解放CA140。1968年,为支援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一汽将CA140的设计技术转让给了二汽,二汽对此进行了升级改良,命名为东风EQ140,并于1978年开始量产。东风车在性能上比解放车先进,首先它的方向机操作更加省力,轻松调整方向即可,速度也比解放车快。东风车开起来更为顺畅,方向操作轻便,换挡配有同步器,是当时相对先进的设计。此外,东风的后桥弓子板采用滑板设计,空车行驶时不会颠簸,乘坐比141舒适。东风140最初主要供应给军队使用,民用较少,后来小玻璃款的东风车开始逐渐普及。
黄河JN150
黄河JN150是仿制捷克斯柯达706RT的产品,由济南汽车制造厂开发制造。从外观上可以看出,黄河JN150与其原型706RT有许多相似之处。黄河JN150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款重型卡车,其发动机是基于船用发动机改造而来的,体积庞大且重量重。该车型载重8吨,最高速度为71公里/小时。黄河车因为轴断裂问题而闻名,黄河车的驾驶员经常因此紧张,方向操作极重,夏天驾驶室内隔热不良,常常需要脱掉衣服,用湿毛巾围绕脖子来驾驶,还有那种钢索式手刹让人头疼不已。
随后,黄河JN150的设计被其他车企广泛模仿,出现了许多类似的车型,如龙江牌150、南阳150、江淮牌150和湖南牌150等。
跃进NJ130
跃进NJ130是一款轻型卡车,仿制自苏联的嘎斯51,老司机们常称之为“南京老嘎斯”。该车型于1958年开始正式生产,直到1982年停产。如上图所示,初代跃进NJ130与后来的改进版外观有较大变化,与苏联的嘎斯51相似。
改进后的跃进NJ130
苏联嘎斯51
提到货车的操控性和耐用性,我更倾向于选择日系车型。按照现在的道路条件、载重标准以及一个人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时间段来看,理论上是不需要更换车辆的。
80年代后期,性能优良的日系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如日产五十铃长头卡车、日野和三菱等。
那时还有一些稀有的进口经典深蓝色平头前桥驱动的奔驰重型卡车,这些车只分配给航空和核工业下属的大型军工企业使用。
合肥客车厂JT692A型公路铰接客车(HK6150),传统的老式铰接客车已经不再生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国各大城市的主要公交车线路都采用了这种铰接式公交车,而且各大城市的客车厂都有生产,如上海、武汉、广州等,这些公交车通常配备四页折叠门。后风挡是由四块玻璃组成而不是两块!车身呈橘红色,我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就乘坐这种公交车,一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才换车,改为无人售票,车内一片光明瓦亮,座椅都换成了软垫,发动机置于后部,那时坐车真是一种享受,我特别喜欢投币。
这种巨龙型的车最初是由上海客车厂参照德国“MAN”牌长龙客车的设计于1958年开始研制的,1959年试生产,1960年正式投入生产,同时巨龙无轨电车也成功研制。上海为何要首创研制巨龙铰链大客车?这是为了淘汰那些运营不灵活、阻碍交通发展、噪音大但运力也大的有轨电车,同时也为了适应和缓解上海公共交通的发展需求。最初是运营巨龙式汽车以缓解交通压力,从1961年开始在南京路拆除轨道,开通20路无轨电车,直至1972年才完全淘汰有轨电车,换装无轨电车。此后,中国的各大城市也相继使用了巨龙铰链式公交车,像广州、北京、南京等大城市都有生产这种公交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交车型,小时候冬天如果没有座位了,就坐在司机旁边的机器盖子上,非常暖和;夏天则因为太热而不愿坐在那里。
#深度好文计划#无轨电车才是真正的绿色出行方式,噪音小,乘坐舒适,唯一的缺点是车顶上有电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