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

2025年7月,比亚迪秦PLUS DM-i用一张价格表让整个车市炸开了锅。 曾经11.38万的起售价,如今直接砍到6.98万,一刀斩断的不仅是定价体系,更是燃油车最后的心理防线。 它把油耗压到了1.11升,满油满电能跑2055公里,从北京一脚油门到广州,中途连加油站都不用找。 这样的数据摆在眼前,工薪家庭买车的算盘,彻底被比亚迪改写了。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价格暴跌背后,是比亚迪连续三年的“成本手术”。 2023款秦PLUS DM-i上市时定价9.98万,已经比初代便宜了1.4万;到了2025款智驾版,官方指导价定在7.98万,再叠加终端优惠,直接干到6.98万。 辽宁抚顺的经销商甚至挂出“7.18万开走”的广告,置换用户还能再减2500元。 湖南等地的地方补贴更猛,综合算下来裸车价压到6万区间,比五菱宏光MINI EV还便宜。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省油,是秦PLUS DM-i的第二张王牌。 它用的第五代DM混动系统,把发动机热效率拉高到46.06%,WLTC工况下综合油耗只要1.11升,即便电池没电,靠汽油机跑百公里也就烧3.8升油。 南京一位网约车司机实测两年跑了9万公里,总能耗成本1.5万元,其中充电费4320元、加油费2800元,同样里程的燃油车,光油费就得5.4万。 上海的白领通勤族更夸张,每天30公里通勤,谷电充电月成本36元,比地铁票还便宜。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续航2055公里,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用户实测给出了答案。 有车主从沈阳满电满油出发,穿越山海关开到上海,全程1200公里,仪表盘显示还剩35%电量。 这归功于比亚迪的“双档位策略”:短途用电,55公里纯电续航足够覆盖日常通勤;长途油电协同,油箱48升+电池18度电,综合续航直接突破2000公里大关。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2025年6月,秦PLUS DM-i单月卖出28323台,拿下插混车销冠。 在淄博、临沂这些三四线城市,它抢走了轩逸、朗逸40%的客户,网约车公司批量采购占比高达四成。 二手车商收车时发现,今年收到的秦PLUS数量比轩逸还多,市场用脚投票,宣告了燃油车时代的退场。

2025款智驾版除了最低配,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高速自动变道、智能泊车一键搞定。 沈阳车主在晚高峰拥堵路段实测,开启领航辅助后车辆自动跟车,方向盘自己打方向,堵车不再是一场体力战。 中控屏标配12.8英寸,AR-HUD投影直接把导航箭头“铺”在路面上,这种配置在燃油车阵营,没20万根本见不到。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2718mm轴距比速腾还长,后排地台全平设计,坐满三人也不挤腿。 重庆一位奶爸装了俩儿童安全座椅后,中间还能坐下一位成年人照顾孩子,后备箱塞进婴儿车+行李箱后还有空位。 对比同价位的合资燃油车,多数后排凸起如“马鞍”,中间乘客得岔开腿坐,长途体验堪称受刑。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优点很直白:动力响应快,电机起步秒杀燃油车,红绿灯路口总能第一个冲出去;用车成本低,保养周期虽短(HEV 3500公里一保),但每次费用控制在400元内。 槽点也真实:底盘调校偏硬,过减速带“咚咚”两声颠簸感明显;高速胎噪超过100公里/小时就藏不住,有人自费换了静音轮胎;大灯造型犀利但亮度不足,雨夜行车得格外小心。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买哪款最划算? 55KM超越型定价8.58万,比入门版贵6000元,但多出副驾屏幕、L2智驾和360全景影像,通勤刚需用户首选。 预算够就冲120KM超越型(9.58万),纯电续航翻倍到120公里,支持快充和户外放电,周末露营能接电烤炉,长途自驾补能效率翻倍。 唯一要忍的是提车周期:120KM版本电池供应紧张,等车得2-3个月。

从11.38万降至6.98万,油耗1.11L,满油电续航2055km,又是爆款-有驾

合资车的反扑已经到来。 吉利银河L6打出“7.58万续航2000公里”的标语,长安深蓝SL03升级了高速领航功能。 但在三电终身质保和全国7000家门店的售后网络前,工薪家庭的选择从未如此清晰,毕竟6.98万买到的不仅是车,更是一张告别油费焦虑的通行证。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