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电耗,不能抛开客观条件。我大致说下影响电耗的几个因素:1,轮毂尺寸和轮胎。大轮毂和性能胎一定影响电耗,目前看,21寸轮毂和性能胎会降低实估续航至少40公里。2,载客量。目测坐满五人要比单人驾驶电耗增加2~3度左右。3,雨天。雨天明显电耗增加。目测增加2~3度左右,还需要长期统计。4,动能回收。我一直是开标准动能回收,脚法早已练到乘客无感了。电耗相比不开应该有改善,但具体多少我不清楚了。5,驾驶模式。舒适模式比运动模式电耗明显降低2~3度左右。6,路况。高速,冬季频繁短途,堵车,烂路,都是费电的路况。高速顶着120跑,能耗很高。7,气温。春秋天最省,夏天其次,冬天比较费,尤其是开组了暖风和加热。最省和最费能差4度出去。8,脚法。因人而异了。这个不好估计,反正随我踩,50的电耗我也开得出来。我南京,大轮毂+性能胎,冬天,坐满五人,运动模式,高速顶着120,下雨,能耗30。春秋天,单人驾驶,舒适模式,普通市区+高架,无雨,最低开出过19。供参考。

讲到电耗,不能抛开客观条件。我大致说下影响电耗的几个因素:1,轮毂尺寸和轮胎。大轮毂和性能胎一定影响电耗,目前看,21寸轮毂和性能胎会降低实估续航至少40公里。2,载客量。目测坐满五人要比单人驾驶电耗增加2~3度左右。3,雨天。雨天明显电耗增加。目测增加2~3度左右,还需要长期统计。4,动能回收。我一直是开标准动能回收,脚法早已练到乘客无感了。电耗相比不开应该有改善,但具体多少我不清楚了。5,驾驶模式。舒适模式比运动模式电耗明显降低2~3度左右。6,路况。高速,冬季频繁短途,堵车,烂路,都是费电的路况。高速顶着120跑,能耗很高。7,气温。春秋天最省,夏天其次,冬天比较费,尤其是开组了暖风和加热。最省和最费能差4度出去。8,脚法。因人而异了。这个不好估计,反正随我踩,50的电耗我也开得出来。我南京,大轮毂+性能胎,冬天,坐满五人,运动模式,高速顶着120,下雨,能耗30。春秋天,单人驾驶,舒适模式,普通市区+高架,无雨,最低开出过19。供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