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我国从苏联和东欧引进了许多大卡车,学透技术后自行研发建造了多款。这些车辆在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年开过这些国产大卡车的司机,也都是国家的建设功臣。
老黄河。仿制的捷克斯柯达706。最大印象是方向盘大得出奇,特别重,手刹也重,是钢丝带绞盘的,估计手刹至少有六十斤,要连续控六七下才能刹好。发动机是6110柴油发动机,170马力,两级调速,工作粗暴,油门一碰嗷嗷滴。减档不轰油是减不了的。最大缺点是爱断半轴,还冒大黑烟。
我在部队开过黄河卡车,断过最少三五次半轴,呲缸垫也有三四次,全是自己修好。断半轴的原因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支架结构不合理,再就是后桥是二级减速等原因所致。不管怎么说,当年黄河作为重卡中的佼佼者,还是为我国公路和矿山、油田等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老解放。也就是解放CA-10。这可能是开过的人最多的老卡车了,因为八九十年代驾校普遍用这个车练车。至今记得它的特点:侧气门,双离合片,五速变速箱没有同步器,换挡两脚离合器,不然换不上,挂五档小心手碰到百叶窗拉手,关键碰着疼。
启动钮在油门踏板上面,是一根长棍,脚尖踩踩启动杆,脚跟踩油门。没电了要拿摇把摇,有事没事需要拿10元大团结把白金擦一擦。还有,冬天要记得拉风门,否则后果很“严重”。
双玻璃东风。这款是东风140里面的第一代,也是最经典的,单片玻璃可以掀开,通风和逃生都极为方便。感觉小玻璃的东风车比大玻璃的驾驶室要牢固一点,大玻璃的好处是轻轻一扭综合开关就能打开雨刮器。
以前开老解放不知道,居然可以熄火滑行然后直接塞四档憋着继续行驶,然后再熄火滑行在憋着。一脚离合可以挂档,这在老解放是实现不了的。
那个时候,每一台东风车都是稀缺的资源。开玩笑讲,那时一台东风可以养几个老婆,现在一个也养不了。八三年厂里提车一万九,有的运输公司一下就提了三十辆。85年私人可以买了,一辆要四万块。八九十年代开过东风的,现在生活都差不了。
大家都开过哪一辆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