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要是多留意一下路上的车,或者和身边准备买车的朋友聊聊天,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以前咱们张口就来的那些合资“神车”,好像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了,反倒是不少国产车,越来越多地成了大家饭后闲聊的话题。
这可不是什么感觉上的偏差,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就拿前不久刚出来的7月份燃油轿车销量数据来说,那张榜单摆在眼前,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真的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天。
这已经不单单是哪个车卖得好、哪个车卖得差的问题了,这背后反映的是咱们老百姓买车观念的巨大转变,也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一次大洗牌。
咱们先看看整个市场的大环境有多冷。
根据7月第二周的数据,整个燃油轿车市场可以说是相当不景气。
卖得最好的车,一个星期也卖不到五千台。
再看看销量榜的前五十名,竟然有一大半,也就是二十六款车,一周的销量连一千台都不到。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好像一个班里五十个学生,一半以上都考了个不及格。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七月份天气热,本来就是传统的买车淡季,大家出门看车的热情不高。
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一点,很多汽车厂家在上半年搞了太长时间的降价促销,自己也快撑不住了,所以到了七月,都开始悄悄地把优惠收回来一点。
这下可好,消费者的胃口早就被之前的“骨折价”养刁了,你现在突然不那么便宜了,那很多人自然就选择再等等、再看看,导致整个市场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
但比市场整体冷清更让人关注的,是那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明星车型,如今的境遇实在让人唏嘘。
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田。
提起本田思域,很多年轻的朋友肯定不陌生,那句“秒天秒地秒空气”的玩笑话,曾经让它火遍大江南北,成了运动型家轿的代名词,甚至一度要加价才能提到车。
可现在呢?
在这份榜单上,思域只排到了第二十九名,一个星期的销量还不到一千辆。
这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跌到了谷底。
曾经的信仰,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本田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而且,这不只是思域一款车的问题,本田整个家族似乎都陷入了困境。
曾经和凯美瑞、天籁并称“日系三杰”的雅阁,现在销量被天籁甩开了一大截;曾经的“平民超跑”飞度,现在更是少人问津;还有像英仕派、型格这些车型,销量也都非常惨淡。
本田这艘大船,似乎正在一个巨大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除了本田,还有一大批我们熟悉的合资车型日子也不好过。
比如丰田的卡罗拉和雷凌,这俩兄弟在几年前可是家轿市场的绝对霸主,一个月卖个两三万台是家常便饭。
可现在,连燃油车销量榜的前二十名都进不去了。
还有现代的伊兰特,曾经也是销量榜上的常客,如今也风光不再。
再看看美系车,别克的君威和君越,以前是舒适和体面的代表,现在一周也就卖个七百多台,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一些新出的国产品牌的零头。
就连那个一向以操控著称、价格也一直很坚挺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如今也只能排在榜单第五十名的位置上,苦苦支撑。
这场大洗牌,让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一个个现出了原形。
当然,市场再差,也总有能扛住的。
在这一片萧条中,大众汽车就显示出了它强大的市场根基。
你看榜单前五名,除了第二名的日产轩逸,第一、三、四、五名分别是朗逸、帕萨特、速腾和迈腾,全都是大众家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市场最混乱、消费者最不知道该买什么的时候,大众这个牌子几十年来在中国市场积累的口碑和庞大的用户群体,就成了最稳固的“护城河”。
很多人买车,求的就是一个“稳妥”和“不出错”,而大众恰好满足了这种心理。
特别是朗逸和轩逸这两款车,在新能源车如此猛烈的攻势下,还能保持一个月两万台以上的销量,确实称得上是车坛的“常青树”,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比大众的坚守更让人感到振奋的,是咱们国产车的强势崛起。
在榜单的前十名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响当当的中国名字:长安逸动排在第七,奇瑞艾瑞泽8排在第九。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次,这背后是了不起的突破。
要知道,它们的身后,可是雅阁、卡罗拉、思域这些曾经我们仰望的全球车型。
逸动和艾瑞泽8的成功,说明咱们的国产燃油车,已经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只能靠“便宜”来吸引人的印象,开始真刀真枪地和合资品牌在产品力上正面较量,而且还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为什么它们能赢?
咱们就拿艾瑞ze8来举个例子。
在十几万这个价位,它能给你什么?
一个非常漂亮大气的外观,一个坐进去感觉很高级、用料很扎实的内饰,一块超大的智能中控屏幕,还有很多智能化的驾驶辅助功能,再加上奇瑞自己研发的、口碑很好的发动机。
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任何一辆同价位的合资车上,几乎是不可能全部拥有的。
过去我们总觉得国产车就是“配置堆得高”,但现在,它们是在设计、质感、动力、智能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均衡,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合资对手。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花同样的钱,谁不想买一辆看起来更气派、用起来更舒服、功能更强大的车呢?
这正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埋头苦干、厚积薄发的结果。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隐约感觉到了,搅动整个燃油车市场的,其实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它才是这场大变革真正的幕后推手。
没错,这个推手就是新能源汽车。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来抢生意了,这是一种全新的、更高维度的竞争。
我们不妨设想一个最常见的场景:一个普通家庭,准备了十五万左右的预算,想买一辆家用车。
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是什么样的呢?
一边,是传统的燃油车,比如丰田卡罗拉或者本田思域,优点是技术成熟,品牌信得过,加油也方便。
另一边呢,是像比亚迪秦PLUS DM-i这样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这种车就厉害了,它既能加油,也能充电。
平时在城里上下班,就用电,一度电跑个五六公里,算下来一公里的花费还不到一毛钱,比坐公交车还便宜。
而且开车的时候特别安静,加速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快得多。
周末或者节假日要出远门,也不用担心续航问题,直接加油就行,跟普通燃油车一模一样。
更别提车里那块可以旋转的大屏幕,能导航、能听歌、能看电影,科技感十足。
最关键的是,买这种车还不用交购置税,又能省下一万多块钱。
面对这样的选择,您说,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会怎么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新能源车,特别是插电混动车,用一种近乎“不讲道理”的方式,把传统燃油车的很多优势都给化解了。
它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又保留了电动车的低成本和良好驾驶体验,同时在智能化和配置上,更是把同价位的燃油车远远甩在了身后。
所以,我们看到思域、卡罗拉这些曾经的王者销量下滑,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变差了,而是因为时代变了,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了。
当人们体验过新能源车带来的那种安静、平顺、智能的全新感受后,再回头去看那些传统燃油车,难免会觉得,那已经是属于上一个时代的产品了。
这场由新能源引领的革命,正在以我们看得见的速度,彻底改变着中国的汽车市场格局。
那些反应慢、不愿改变的合资品牌,正在为它们的固执付出代价。
而我们的国产品牌,则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正在迎来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