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

家人们,就是说现在买车这事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按理说现在路上车已经够多了,可乘联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居然卖了175.5万辆,同比激增14.5%,创下同期历史新高。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同样是造车卖车,为啥有的品牌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品牌却眉头紧锁呢?今天就好好唠唠这4月车市的门道。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先看国产品牌这边,那简直是开了挂。比亚迪不用说,稳稳坐在新能源霸主的位置上,4月卖了26.9万辆,还同比增长了5.8%,连续N个月蝉联网销冠军。我有个朋友前阵子刚提了辆比亚迪海鸥,他跟我说,当初选比亚迪就是看中了它的刀片电池,觉得安全性高,而且从几万块的海鸥到百万级的仰望,各种价位都有,选择面特别广。不过现在比亚迪也有隐忧,吉利银河、长安深蓝这些竞品追得可紧了,高端市场还有特斯拉、蔚来等虎视眈眈。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吉利更是厉害,4月卖了21万辆,增速榜TOP1。它走的是油电并行的路子,燃油车这边星瑞、博越每个月都能卖破万,新能源这边银河L7刚上市首月就破万了。我一在4S店工作的同学说,现在好多人来店里,既看燃油车也看新能源车,吉利这两手抓的策略,让不同需求的客户都能找到合适的车,简直成了传统车企转型的教科书,证明了“油电同销”完全可行。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长安和奇瑞也没闲着。长安4月卖了10.5万辆,深蓝SL03订单都破5万了,CS75系列燃油车在紧凑SUV里稳居前三。奇瑞卖了9.5万辆,出口占比35%,在中东、拉美市场增速超过50%。我有个在海外的朋友说,现在当地街道上能看到不少奇瑞车,性价比高,很受当地人欢迎。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再看合资品牌,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汽 - 大众是唯一进前三的合资品牌,4月卖了11.1万辆,朗逸、速腾每个月都能破3万,ID.系列终端优惠后性价比也挺高。但它在电动化方面明显滞后了,MEB平台的产品力比新势力落后了半年周期,这转型速度要是再提不起来,可有点危险。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丰田双雄还算争气,一汽丰田4月卖了6.5万辆,同比增长32.4%,皇冠陆放混动版订单超预期,bz4x终端折扣能达3万元;广汽丰田卖了6.0万辆,同比增长14.9%,铂智3X低价走量,混动车型占比提升至45%。它们走的是技术派路线,以HEV为过渡,押注氢燃料和固态电池的长期技术储备。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上汽大众和通用五菱就呈现两极分化了。上汽大众卖了8.3万辆,同比增长5.9%,帕萨特、途观L终端价下探到15万区间,才勉强守住基本盘;通用五菱卖了6.1万辆,同比增长38.1%,宏光MINI EV月销4万 + ,但缤果、悦也在10万以上车型的市场遇阻,占比不足15%。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除了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成了新的增长引擎。比亚迪批发量37.3万辆,海外市场贡献了12万辆,泰国、巴西工厂满产,在欧洲月销破2万,元PLUS在澳洲、东南亚成了中国品牌高端代表,彻底打破了“出口依赖低价车型”的魔咒。奇瑞批发19.2万辆,出口占比52%,中东市场增速78%,俄罗斯月销稳定3万辆;上汽乘用车6.8万辆入榜,MG品牌在英国、智利市占率超10%,电动车占出口量40%。现在出口可不是简单的“清库存”,而是真正的“品牌出海”,15 - 25万价位成了必争之地。

4 月车市卖疯了!175 万辆背后为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驾

那未来车市会怎么发展呢?有三大核心变量得关注。

一是技术路线之争,4月插混车型渗透率28%,纯电35%,现在吉利、长城、比亚迪主导插混,特斯拉、蔚来、小鹏在纯电领域承压。预计2025年插混会迎峰值,等续航焦虑缓解后,纯电有望下半年反超。

二是价格战后遗症,现在利润率保卫战打响了,像长城汽车毛利率回升至16.5%,就是因为砍去了低效车型,聚焦坦克、魏牌高端化。但合资品牌持续降价,部分车型折扣超4万元,这就倒逼国产高端品牌得守住价格体系。

三是用户需求变迁,现在智能座舱标配率提升至75%,8155芯片车型占比超40%,大家买车不再只看功能性,更注重体验感了,比如比亚迪“云辇系统”带来的驾驶体验革命就是新卖点。

对于车企来说,生存法则也在迭代。国产品牌得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攻坚”,现在15万以下市场竞争太激烈,25万以上高端市场渗透率还不足12%,这瓶颈得突破。合资品牌得放下“技术傲慢”,加快本土化,像大众与地平线合作智驾方案,丰田开放THS技术授权,都是关键动作。经销商体系也要从“价格博弈”转向“服务增值”,吉利推出“7×24小时极速救援”,比亚迪建立“新能源专属服务网络”,都是很好的例子。

4月的车市榜单,可不只是简单的销量排名,它就像一份车企战略执行力的“体检报告”。在油电切换期,能平衡好短期销量与长期布局的车企,才能握住下一轮增长的钥匙。现在市场增速回归个位数,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这不是单纯打败对手,而是要超越用户的期待。

最后问问大家,要是你买车,更看重品牌、价格,还是技术和体验呢?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