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车企骗了!插混增程不省心,普通人买了更焦虑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无疑是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选择。

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摆脱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又想享受电驱动带来的好处的消费者来说,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这两种技术,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难以抉择。

网络上关于“增程技术是否落后”和“插混与增程谁更省钱”的讨论此起彼伏,各种观点交锋,让许多准备购车的普通人更加一头雾水。

别被车企骗了!插混增程不省心,普通人买了更焦虑-有驾

实际上,这两种技术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别适应着不一样的用车场景和消费人群。

要想搞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哪一种,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运行逻辑,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看增程式电动车。

我们可以把它通俗地理解为一辆“自带发电机的纯电动汽车”。

它的核心特点在于,车辆的轮子从始至终都是由电动机来驱动的,发动机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发电厂”,它负责燃烧燃油来发电,然后将电能输送给电池或者直接供给电动机使用,但它本身绝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

这种结构带来了非常鲜明的优点,那就是在有电的情况下,它的驾驶感受和一辆纯电动车几乎完全一样。

别被车企骗了!插混增程不省心,普通人买了更焦虑-有驾

起步迅速、加速线性平顺、运行安静,没有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

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走走停停之间,这种丝滑安静的体验感是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增程车主都对其在市区的表现赞不绝口。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增程车型,例如理想和问界等品牌,通常会配备容量不小的电池包,纯电续航里程普遍能达到一两百公里甚至更多。

对于家庭充电条件便利的用户来说,日常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等活动,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辆纯电车来使用,大大降低了日常的出行成本。

然而,增程车的优势也恰恰是它争议的来源。

它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能量转换链条相对较长:化学能(燃油)先通过发动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最后电能再通过电动机转化为驱动车轮的机械能。

别被车企骗了!插混增程不省心,普通人买了更焦虑-有驾

每一次能量转换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在电量充足的市区低速行驶时,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可一旦车辆进入高速巡航状态,或者电池电量耗尽进入亏电状态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为了维持高速行驶所需的大功率输出,发动机必须高负荷运转来持续发电。

此时,能量转换效率的短板就会暴露出来,导致其燃油消耗量急剧上升。

不少车主和媒体实测数据都显示,一些增程车型在时速120公里的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可以轻易地超过8升,甚至达到10升以上,这个数据甚至比许多同级别的传统燃油SUV还要高。

别被车企骗了!插混增程不省心,普通人买了更焦虑-有驾

这时候,车主不仅要承受更高的燃油成本,还要忍受发动机在高转速下持续不断的噪音,这与市区行驶时的静谧体验形成了巨大反差,也让“没有里程焦虑”的宣传显得有些苍白。

接下来我们再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以比亚迪DM-i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插混系统。

如果说增程车是专注于电驱动体验的“专才”,那么插混就是一套更加灵活多变的“全能”动力系统。

它同样拥有一块电池和一个或多个电动机,在电量充足时,也可以实现纯电行驶,满足城市通勤的低成本和静谧性需求。

它与增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插混车的发动机不仅可以发电,更关键的是,它可以通过离合器或复杂的耦合机构,在合适的时机直接驱动车轮。

通常情况下,在车辆中高速匀速巡航时,是发动机效率最高的工况区间。

别被车企骗了!插混增程不省心,普通人买了更焦虑-有驾

此时,插混系统会让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跳过了“发电再用电”这个中间环节,能量传递的路径更短,效率自然也就更高。

这种技术设计的直接好处就是极低的亏电油耗。

以比亚迪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为例,其宣称的亏电油耗可以低至百公里2.9升,即便在普通消费者的日常驾驶中,高速亏电油耗也普遍能维持在4到5升的优秀水平。

这对于那些充电不方便,或者经常需要长途出行的用户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在全场景下都保证了较低的运行成本。

此外,从市场层面看,插混车型的选择范围也更广,价格覆盖面更宽。

上有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下有像比亚迪秦PLUS DM-i这样十万元级别的国民家轿,让不同预算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别被车企骗了!插混增程不省心,普通人买了更焦虑-有驾

当然,插混系统因为结构相对复杂,集成了发动机、电动机、变速机构等多个核心部件,理论上潜在的故障点会比增程车更多,对系统的集成和标定技术要求也更高。

在某些工况下,例如急加速时发动机的介入,可能会带来轻微的体感变化,不如增程车那样从始至终的纯电平顺。

综上所述,选择增程还是插混,最终的决定权其实掌握在消费者自己的钱包和用车习惯手中。

这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一个基于个人情况的匹配题。

如果您的生活场景主要是城市通勤,并且拥有便利的家庭充电桩,一年到头难得跑几次长途高速,那么增程车所能提供的高品质、静谧顺滑的日常驾驶体验,或许正是您所追求的。

对于您来说,偶尔长途时略高的油耗,完全可以用平时节省下来的电费来平衡,买的是一种更舒适的出行方式。

反之,如果您的居住地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或者您的工作和生活需要频繁地在高速公路上奔波,对车辆的长期使用成本和燃油经济性非常看重,那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疑是更理智、更经济的选择。

它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您提供一个足够低的能耗表现,省下的真金白银远比那一点点发动机介入时的体感变化来得实在。

最终,消费者在做出选择前,不应只听信厂商的宣传话术,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亲自去试驾,并且有意识地模拟自己最常用的,甚至是比较极限的用车场景,比如刻意在亏电状态下跑一段高速,亲身感受一下油耗和噪音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辆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