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陷“未授权销售”风波 消费者维权遇阻

**导语:**近日,河南消费者宋先生向媒体反映,其在当地经销商处购买的江淮品牌汽车竟属于"未授权销售"车辆。更令人不解的是,面对消费者的投诉,江淮汽车集团既未启动打假程序,也未对车辆来源展开调查。这背后究竟是企业监管缺失,还是另有隐情?

消费者遭遇购车陷阱

据宋先生介绍,他在河南思皓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两辆江淮品牌小客车。购车时,销售人员未出示江淮集团的授权证明,且车辆售价明显高于市场价。使用过程中,宋先生发现车辆存在诸多问题,经向江淮集团求证后,竟被告知该经销商并未获得官方授权。

江淮汽车陷“未授权销售”风波 消费者维权遇阻-有驾

企业回应引发更多疑问

江淮集团销售部证实,确实未授权河南思皓销售其品牌车辆。然而,对于这些车辆的来源,企业却三缄其口,既未说明具体情况,也未对经销商的进货渠道展开调查。这种"不承认、不否认、不追责"的态度,让消费者维权陷入困境。

业内人士分析背后猫腻

汽车行业专家指出,此类"未授权销售"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经销商跨区域违规销售库存车;二是企业内部存在非正规销售渠道;三是经销商与厂家存在灰色利益关系。无论哪种情况,都暴露出企业对销售渠道监管不力的问题。

江淮汽车陷“未授权销售”风波 消费者维权遇阻-有驾

消费者权益谁来保障?

法律人士表示,江淮集团作为品牌方,有责任对销售渠道进行规范管理。面对未授权销售行为,企业应当主动调查并公布结果,而不是采取回避态度。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品牌形象的维护。

呼吁企业正视问题

目前,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专家建议,江淮集团应尽快建立透明的销售监管机制,对疑似违规车辆进行溯源调查,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有关部门也应介入调查,查清是否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江淮汽车陷“未授权销售”风波 消费者维权遇阻-有驾

**结语:**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其销售环节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权益。希望江淮集团能够正视问题,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对此,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本文由百家号汽车频道独家报道,小编将持续跟进事件新动态)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