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闺蜜去驾校咨询,教练一句话把她吓住了:“想考驾照赶紧报,2026年5月1号起要加4个新项目,学费还得涨500-1000块! ”闺蜜当场犹豫了,她本来想明年再考,可一听要加项涨价,又怕现在报没时间练。
这场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2025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两项国家标准,明确要求从2026年5月1日起,驾考培训将迎来全面升级。
新规的核心变化是科目二新增四项实战项目,包括直线倒车、停靠站(货)台、路口掉头、车辆安全检查。
直线倒车要求学员在15米距离内将车辆直线倒行,车身偏离中线不能超过30厘米,且中途不能停车。
这与传统的倒车入库不同,更考验对后视镜的精准判断和方向盘的微调能力。 停靠站(货)台模拟日常靠边停车场景,要求车身与站台的距离、停车后的车身垂直度都符合严格标准,对于未来在公交站接人或临时停车的实用性极高。
路口掉头项目还原真实马路场景,学员需提前打转向灯超过3秒,观察后方来车,判断安全掉头时机,要应对行人、非机动车等突发状况。 车辆安全检查则要求上车前检查轮胎、刹车、灯光等部件,培养“上车先查车况”的习惯。
除了科目二,科目三也将增加恶劣天气模拟驾驶和导航系统实操。
理论考试同样扩容,科目一和科目四将新增新能源汽车知识、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环保驾驶等内容。 这些变化使驾考从“应试拿证”转向“安全驾驶”,但同时也意味着难度提升和周期延长。 行业预测,新政实施后,拿证周期可能延长1-2个月。
驾校为满足新规需投入大量成本改造场地、更新设备。
据行业测算,全国驾培机构约需新增投资48亿元,用于采购新能源教练车、增设训练设施、加装安全防护装置等。 这些成本最终将传导至学费,预计涨幅在500-1000元。
新规也有更人性化的调整。
例如,科目二中途停车不再直接判不合格,而是改为每次扣5分;倒车入库和侧方停车的时限也有所延长。 同时,科目二和科目三可混学混考,学员能利用碎片时间安排训练,整体拿证效率可能提升1-2周。
对于犹豫的学员,现在报名能锁定当前价格和旧规标准。
若在2026年5月1日前通过科目一,后续考试通常仍按老规执行,无需加考新项目。 此外,多地驾校推出限时优惠,如学生证减费、一费到底无二次收费等,进一步降低了当前学车的经济压力。
新规还放宽了年龄限制。
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驾照的年龄下限从26岁、24岁降至22岁,上限从50岁延长至60岁。 70周岁以上人员考小型汽车驾照的年龄上限也被取消,只需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测试即可报名。
面对行业变革,驾校也在积极转型。
部分大型驾校已开始改造场地,增设模拟交叉路口、直线倒车专用道等设施,并引进新能源教练车。 教练员需重新学习新增项目的教学规范,适应更严格的考核标准。
学员在选择驾校时,需重点关注场地是否合规、教练资质是否过硬、收费是否透明。
实地考察训练场、询问学时安排、避免低价陷阱,是避开坑的关键。 例如,直线倒车和路口掉头需专用训练道,若驾校缺乏这些设施,可能导致无法正常练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