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主角还是咱们的老熟人,法拉第未来(FF)的创始人贾跃亭。
一提起他,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还是那些关于“下周回国”的段子,还有他那台造了好多年、售价超过两百万、普通人只能在网上看看的FF 91。
大家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这车到底卖了几辆?
公司还撑得住吗?
就在大家快把这事儿忘了的时候,老贾突然又有了新动作,这次不是小打小小闹,而是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子品牌,叫FX,还亮相了第一款车,叫FX Super One。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个新品牌、新车子,是又一次画大饼,还是真打算脚踏实地干点事了?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台新车和它背后的门道。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叫FX Super One的车,它到底是个啥。
从官方的介绍来看,这是一台纯电动的MPV,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商务车或者保姆车。
这几年,国内的MPV市场可以说是打得不可开交,从理想MEGA到小鹏X9,再到极氪009和腾势D9,一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FX这时候选择进入这个赛道,显然是看中了这块市场的潜力,但想在这里分一杯羹,没点真本事可不行。
那么,FX Super One的“本事”是啥呢?
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它那个前脸。
一般车的前脸,要么是金属格栅,要么是封闭式面板,但FX Super One不走寻常路,它直接把整个前脸做成了一块巨大的屏幕。
官方给这个设计起了个很科幻的名字,叫“AI具身智能生命体”。
说白了,这就好比给车装上了一张会动的脸,能显示各种图案和信息。
你可以想象一下,以后开这车上路,堵车的时候可以在车头显示个“无奈”的表情,或者在礼让行人的时候显示个“谢谢”。
这个想法确实挺新奇,在吸引眼球方面绝对是满分。
但话说回来,这么大一块屏幕挂在车头,会不会分散其他司机的注意力?
在法规上是否合规?
这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除了这张“会说话的脸”,这台车在其他方面也尽量向现在的主流高端MPV看齐。
比如车顶上那个凸起的激光雷达,表明它具备高级别辅助驾驶的能力。
车内呢,提供了四座、六座和七座三种选择,特别是那个四座版,还取了个名字叫“GOAT版”,意思是“史上最佳”,这口气可真不小。
车里的配置,像什么零重力座椅、智能操作系统、车载冰箱等等,现在国产新势力的高端车上基本都是标配了,FX Super One也全都给配上了。
总的来说,从产品本身看,除了那个大屏幕前脸比较有噱头之外,其他方面更像是努力跟上市场主流水平,并没有展现出颠覆性的创新。
聊完了车,咱们再往深了挖一挖,FF为什么非要搞一个FX这个新品牌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FF这个品牌从一开始就定位在金字塔尖,对标的是宾利、劳斯莱斯这种超豪华品牌。
那台FF 91卖两百多万,注定了它只能是极少数有钱人的大玩具,靠它来走量、赚钱,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下来,FF的财务状况一直很紧张,光靠讲故事和卖几台天价车,显然是撑不下去的。
贾跃亭也清楚,企业要活下去,必须要有能大规模生产、能卖给普通消费者的产品。
所以,FX这个品牌就诞生了。
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官方说法是,要成为“人工智能电动车市场的丰田”。
“丰田”这两个字,代表的是什么?
是巨大的产量、亲民的价格和可靠的品质。
而这,恰恰是FF过去最缺乏的东西。
一个连量产几百台车都磕磕绊绊的公司,现在说要做汽车界的“丰田”,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根据规划,FX品牌未来的车型售价大概在2万到8万美元之间,折合成人民币就是十几万到五十几万,这才是真正能进入千家万户的价格区间。
但问题又来了,车是规划好了,谁来生产呢?
造车的钱又从哪里来?
这就引出了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找中国工厂代工。
根据FF官方发布的信息,他们已经和4家中国的“一线主机厂”签署了合作协议或者备忘录。
这个消息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贾跃亭和他的团队终于想明白了,造车这件事,光靠自己在美国加州那个小工厂里是行不通的。
要想实现“丰田”级别的宏伟目标,目前来看,唯一的出路就是拥抱中国强大的制造业。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今天的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效率最高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从电池、电机到智能座舱的各种零部件,应有尽有。
更重要的是,中国工厂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大规模制造的能力,这正是FF目前最急需的。
所以说,这台FX Super One,虽然挂着一个美国品牌的名字,但它的诞生和未来,都将深深地打上“中国制造”的烙印。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美国公司的故事,而是一个必须依靠“中国力量”才能继续讲下去的故事。
那么,这件事的前景到底怎么样呢?
我们还是得理性看待。
目前官方公布了一个数据,说FX Super One已经收到了4100辆来自企业客户的付费预订单。
这比普通消费者花几百块钱的意向预订要实在一些,说明确实有公司看好它。
但4100辆这个数字,对于一个立志成为“丰田”的品牌来说,还只是个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是那个老问题:能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把车造出来。
官方给出的时间点是2025年底实现第一辆车下线。
考虑到FF过去在量产时间上一再推迟的历史,很多人对此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但这一次,最大的不同,就是背后有了中国工厂的影子。
如果这次合作能够顺利推进,借助中国成熟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把车从图纸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所以,这台FX Super One,与其说是FF的一款新车,不如说是它在现实面前做出的一次重要战略转向,是它把未来的希望,押在了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上的一次尝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