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6月创作挑战赛#
政策升级:从“每年1次”到“3次免罚”的突破
2023年9月起,深圳非现场违停首违免罚次数从每年1次增至3次,但需满足深圳户籍或持居住证的非营运车辆条件,且次数不跨年累计。这一调整覆盖电子监控抓拍违停行为,打破原政策仅限人工执法的局限,惠及更多车主。
特殊群体优待:新车与非机动车的免罚规则
新注册车辆:政策实施后6个月内首次违停可免罚1次,但后续违停不再豁免。
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首次违停免罚无次数限制,但需定期年审(每2年一次),否则恢复处罚。需注意,免罚仅适用于未妨碍通行的轻微违停。
免罚范围与申请流程:这些细节决定成败
适用行为:仅限“违反禁停标志标线”类(如占道、压实线),闯红灯、超速等不包含在内。
主动申请:车主需在10天内通过“深圳交警”APP提交申请,逾期视为放弃。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机动车首违免罚覆盖率已达78.3%,但24个月内有过其他交通违法记录的车主将失去资格。
常见误区澄清:政策并非“终身免罚”
跨年清零:免罚次数按自然年计算,未使用的次数不结转至次年。
叠加豁免无效:同一车辆同一违停记录仅能申请一次,已处罚记录不可追溯。
紧急情况例外:如因车辆故障或急救违停,需提供充分证据申诉,但此类情况极少获批。
理性看待新政:便利与严管并存
深圳通过“违停热力预警系统”等技术手段提升执法精度,在放宽免罚次数的同时强化监管。车主需明确政策红利≠无限豁免,合理停车仍是根本。建议市民及时关注交警公告,避免因信息滞后错失免罚权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