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吉利、奇瑞等传统车企全面推进转型进程,华为、小米等新兴企业也在汽车领域奋力追赶。曾经在新能源赛道风光无限的“蔚小理”,如今已不复往日的领先优势。特别是蔚来和小鹏,近两年来战略方向摇摆不定,主打高端市场的路线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稳定市场份额,它们不得不推出子品牌进军下沉市场——小鹏Mona M03以11万多元的价格切入市场,成功实现销量逆袭;蔚来的乐道L60也试图走亲民路线,期望复制小鹏的成功模式。然而,行业从业者却对乐道L60的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背后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原因一:定价策略与品牌力错位,市场定位脱离实际
在消费者认知中,“蔚小理”三家品牌的市场定位基本处于同一层级。作为蔚来的子品牌,乐道本应与小鹏Mona一样主打亲民路线,但实际情况却出人意料——其品牌定位不仅未向平价倾斜,反而存在明显的高端化倾向。尽管宣传口径称14.99万起售,但该价格仅为裸车不含电池的版本,若包含电池,起售价直接飙升至20.69万。对比同定位车型:小鹏G6起售价19.99万,比亚迪腾势N7也仅23万出头,乐道的定价策略显然已脱离平价市场范畴,实质是在对标豪车领域。
这种定位的矛盾性在于:蔚来主品牌尚未在高端市场完全站稳脚跟,其子品牌却试图与小鹏、问界等品牌平起平坐,显然缺乏足够的品牌力支撑。更关键的是,乐道的受众群体比小鹏、腾势更为狭窄——与蔚来一致,乐道依赖换电模式,但换电站高昂的建设成本导致其布局极度集中:蔚来2500座换电站中,除高速公路外,几乎全部集中在一线城市。这意味着乐道L60并非小鹏G6或特斯拉Model Y的替代品,而是“廉价版蔚来EC6”,其目标客群仅限于渴望换电但预算不足的小众群体,普通消费者很难对其产生兴趣。
原因二:产品竞争力薄弱,难以在红海市场突围
从已曝光的对比数据来看,乐道L60在续航里程、车内空间、动力性能、智能驾驶等核心维度,与小鹏G6、腾势N7等竞品相比均无明显优势。若非要列举特色,换电模式几乎是其唯一卖点,但在高端SUV市场激烈的内卷态势下,仅凭单一优势难以立足。当前市场中,小鹏G6、腾势N7已占据一定份额,未来极氪7X、智界R7、小米SUV等新势力还将陆续入场,这些车型随便拿出一款,乐道L60都难以抗衡。更尴尬的是,其产品力甚至可能对蔚来自家的EC6、ET6形成内部竞争,陷入“左右互搏”的困境。
有人认为“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若乐道L60能将价格下探至17万区间,或许能在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品牌定位决定了其难以放下“高端身段”——蔚来换电站主要布局在一线城市,乐道L60的换电模式注定服务于一线城市家庭用户,而其换电成本进一步限制了价格下探空间:丐版月租599元,顶配月租899元,这样的使用成本让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产品力不足与价格刚性的双重制约,使其出圈希望渺茫。
原因三: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冲击,换电模式面临颠覆
对于依赖换电模式的乐道而言,固态电池的即将问世堪称“降维打击”。这种新型电池不仅续航里程突破1000km,充电速度也实现质的飞跃——以丰田官宣的技术为例,其固态电池快充模式下(20%-80%)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这一速度已与换电模式的3分钟相差无几。一旦固态电池量产普及,换电模式的时间优势将大幅削弱,甚至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从行业动态来看,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已进入倒计时:广汽明确2026年实现装车,丰田也计划同年启动量产,日韩企业的时间表基本同步,留给换电模式的窗口期仅有1-2年。尽管固态电池初期成本较高,大概率先应用于高端车型,但这恰恰与蔚来、乐道的品牌定位形成直接冲突——当高端市场被固态电池车型占据时,主打换电的乐道将陷入“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境地,这也是为何市场对蔚来换电模式持观望态度的根本原因。
结语:乐道L60的破局之路何在?
综合来看,蔚来乐道L60的市场困境源于多重因素交织:表面上试图以性价比切入市场,实则品牌定位仍固守高端,导致目标客群模糊;产品力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仅凭换电模式难以对抗竞品;固态电池技术的临近更让换电模式的长期价值存疑。在理想、问界、腾势等品牌已占据市场先机,且新竞争者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乐道L60若想突破困局,或许需要在定位策略、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上做出更彻底的调整——否则,仅凭现有格局,其“走量”愿景恐怕难以实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