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近期与北京市档案学会携手,深入探索档案文化的奥秘。档案,这一古老的名词,在商代被称为“策”,秦汉时演变为“典籍”,而汉魏以后则有了“文书”、“案牍”等更多称呼,直至清代统一为“档案”。档案,作为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承载着历史的真实面貌。此次,我们走进北汽研发基地,通过档案资料与珍贵文物,重温北汽的历史沧桑与辉煌成就。在顺义的这片土地上,我们不仅领略了北汽全系产品的风采,更被那些定格的历史场景和珍贵的视频资料深深打动。一辆辆怀旧的经典车型,仿佛在诉说着北汽的传奇故事,让人久久难忘。
从自主创新的第一款轻型越野车,到续航里程达400公里的纯电动出租车,北汽的每一次跃进都铭记着历史的印记。
在北汽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中,我们得以一窥这些车型背后的故事。北汽的越野车品牌LOGO均以汉字“北京”命名,这一独特之处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而每一款车型,都承载着北汽人的匠心独运与国家情怀。
不远处的场景化展区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北汽集团研发的社会化服务用车整齐列阵,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BJ212作为北汽根据我国道路状况和国防建设需求自主设计的首款轻型越野车,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国家情怀。而BJBJ80等车型,更是国庆阅兵庆典上的常客,它们以阅兵指挥车、礼炮牵引车等身份,接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那么,这些越野车及特殊需求用车在设计上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工作人员解答道,为了满足越野及特定环境下的使用需求,设计之初就特别注重车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越野技术,确保车辆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此外,对安全系数的严格要求也是北汽车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款纯电动出租车,正是我们在北京街头巷尾常见的那一款,其续航里程约为400公里,为司机师傅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看到那熟悉的紫黄色身影,不禁让人感到亲切。“我们进行了一项统计,自这款出租车投入市场以来,已成功解放了四万多名出租车司机的双手和双脚。”北汽集团副总经理陈江介绍道,“过去,出租车司机们常常需要手动操作,特别是在拥堵的城市环境中,他们的工作负担沉重。而这款纯电动出租车,不仅实现了零排放,更在效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北京目前已有140多家换电站,该车型可直接进行电池更换,司机们只需花费三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极大地延长了出租车的运营时间。”同时,他也提到,“过去使用汽油车时,司机们常常因为油耗问题而限制空调和暖风的使用。然而,现在这款纯电动车按里程收费,无论是冬天开启空调还是夏天使用冷风,都无需担心油耗问题。在北京市的出租车行业燃油车逐步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反馈普遍是,开上电车的司机师傅们对这款车型的评价相当高。”
对未来出行的理解和愿景变得具体而生动
在露营场景中,一款北汽福田推出的皮卡“火星”备受瞩目。这款四驱皮卡凭借其出色的销量和适应性,成为了众多越野爱好者的首选。其强大的驱动力和后部的改装潜力,让车主们能够轻松地将房车拖挂其后,畅游西藏、云南等远方目的地。
紧接着,我们转战新款与老款越野车的展示区。这里的越野车都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设计,配备了坚固的防滚架,为高强度越野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工作人员分享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一位越野车迷驾驶BJ40带着孩子外出游玩时,不幸连人带车翻滚下50米的山崖。然而,由于车身结构稳固,防滚架发挥了关键作用,孩子和司机都未受重伤。经过简单救援,司机便重新驾驶车辆驶出险境。这一事迹充分展现了北汽越野车的卓越品质与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不少越野车迷花费重金购买BJ40后,会进一步进行个性化改装,以满足自己的独特需求。而北汽也推出了主打专业性与舒适性相融合的BJ60车型,该车不仅在城市中表现出色,更能在沙漠等恶劣环境中展现其卓越性能。最近,这款车更是登陆迪拜市场,深受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首批车型已售罄,第二批车型正在紧张运输中。
今年上海车展上,北汽更是带来了全新的概念车设计,其独特的针孔摄像头外后视镜和方形方向盘等创新元素,打破了人们对越野车的传统认知。同时,国民车X7的亮相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国内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燃油车,其性价比极高,让消费者在10万左右的预算内便能享受到科技与驾驶的完美结合。
这是全球首款亲子车,零醛零苯,其滑动式车门与旋转式座椅设计均以母婴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通过深入消费者研究,我们了解到宝宝为何不愿坐安全座椅,并据此提升了座椅高度,让宝宝能欣赏窗外景色,从而更愿意坐在座椅上。此外,北汽与华为合作的先行版‘极狐’也备受瞩目,其前部装备的三个激光雷达显著提升了智能辅助驾驶能力,达到L3级别。但需注意,其加速性能强劲,如5秒即可达到100公里时速,与超级跑车相当,初次驾驶时可能需适应。
参观者们不禁感叹,汽车工业日新月异,每一款新车都让人眼前一亮,对未来出行的憧憬变得触手可及。同时,大家也深入了解了北汽的历史。在历史文化展厅中,实物档案、文物展品以及场景还原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作人员介绍道,“北汽”的历史与首都北京、新中国的成长紧密相连,档案资料不仅见证了北汽的辉煌时刻,更推动了其不断前行。
回溯历史,1949年1月,“北京汽车修配厂”在军管会接管原“华北军区总后勤部兵站部工务处409汽车厂”与“石家庄汽车修理厂”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经过多次变革,最终在1954年8月重组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第一汽车附件厂”,后更名为“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北汽人凭借智慧与勤劳,打造出北京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辆汽车——“井冈山”牌汽车,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标志着北京汽车工业崭新篇章的开启,更铸就了北汽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井冈山”小汽车静静地伫立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之下,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向人们诉说着它那厚重的历史故事。这辆由工人纯手工打造的小汽车,不仅承载着北汽人的奋斗历程,更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辉煌篇章。
时光倒流至67年前,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谈及即将投产的国产卡车时,流露出对国产轿车的渴望。那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自主生产汽车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北汽人却以“命运要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坚定信念,勇敢地承担起了试制汽车的艰巨任务。
在制造汽车还是一项空白的困境中,北汽职工们以“淮海战役的声势、智取华山的智谋、上甘岭的战斗精神”为动力,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两个半月的艰苦努力,“井冈山”轿车终于试制成功。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标志着北京汽车工业新篇章的开启,更铸就了北汽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
随后,“井冈山”轿车在中南海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亮相,毛泽东主席的一句“附件厂能够制造小汽车,很好。谢谢你们!”更是让全厂职工欢欣鼓舞。朱德总司令也题词祝贺“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成立。
如今,“井冈山”轿车虽已远去,但其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现场展示的这辆1958年试制成功的“井冈山”小汽车,以其均匀细腻的原车漆和大气优雅的车标,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独特故事。而BJ2BJ130等经典车型的展出,更是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深刻记忆与情感共鸣。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国家急需轻型越野车支援国防建设。然而,技术、人才和物资的匮乏使得这一任务显得异常艰巨。但北汽人并未退缩,他们扛起了重任,即使面临自然灾害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身体浮肿的困境,也依然坚守岗位。他们以“顶住多大压力也要上”的决心,开始了越野车的试制工作。经过不懈努力,BJ212指挥车终于在1966年5月5日获得中央有关单位的审查批复,并确定选为生产样车。这款汇聚百家之长的国产“北京”牌越野车因此诞生,一经推出便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传奇越野。
BJ212不仅填补了我国自制军用指挥车的空白,更被誉为“越野世家”的佼佼者。这款车型在全球最长寿汽车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历经50余年仍畅销不衰,总销量高达120多万辆。进入新世纪,BJBJ80等重磅越野产品相继问世,继续传承纯正越野基因,为重大活动提供坚实保障,赢得了车迷们的热烈追捧。
一面墙上,BJ212的前大灯、方向盘、仪表盘、化油器等零配件一一陈列,仿佛将人们带回了童年的记忆深处。一位读者分享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舅舅曾开着一辆212带我出门。那时的汽车对我来说是稀罕物,我坐在车上等待,内心充满期待。那天车子正好停在我同学家门口,我特希望他能出门看见,还使劲摁了好几次喇叭。”这样的回忆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有人回忆起自己学车时开的就是212,有人则表示因为喜欢212,至今仍然对越野车情有独钟。
一张老照片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过去,照片中天安门广场前静静停放着一辆蓝色的BJ130轻型载货汽车。那时的北京,小街巷狭窄,民用物资的运输主要依赖人力三轮和马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提出了三个重要要求:禁止马车入城,确保黄土不露天,以及建设路桥立交。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汽的工匠们凭借精湛的技艺,手工打造出了新中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BJ130。这款汽车的诞生,标志着北京汽车工业从仿制迈向了自我设计的崭新阶段。其技术图纸被广泛输出至全国十余个省市的汽车制造厂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重要象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北京汽车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邓小平同志提出“轿车可以合资”的方针,为北汽的对外合资和改革重组奠定了坚实基础。1983年5月5日,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合资经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总合同,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为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探索出了成功的道路。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汽车行业跨地区重组的新篇章。它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国有公司,以其“百家法人造福田”的传奇故事,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示范。其发展之路更是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感受“北汽精神”
在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中,北汽面临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北汽人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京现代”仅用6个月便实现了从签约到投产的奇迹,展现了“现代速度”;而“北京奔驰”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从100万辆产销量跃升至400万辆,成为奔驰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一环。这些辉煌成就,不仅彰显了北汽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首都高端制造业的振兴贡献了力量。
此次活动汇聚了北汽集团、北京市档案学会以及各企业代表等众多人员。大家共同回顾了北汽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壮大。北汽集团工作人员深情地回忆起2019年“档案·见证记忆”展览在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展出时的盛况。展览地点恰好是北汽老厂的所在地,吸引了众多北汽老职工前来参观。他们见证了企业如今的蓬勃发展,也回忆起当年艰苦创业的历程,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当年参与试制“井冈山”的邢宝通老人,如今已进耄耋之年,但回忆起那段经历仍历历在目。他感慨道:“当时设计任务紧迫,全厂技术人员不足二十人,要在短短一个半月内完成3000多种零部件的设计,这在外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然而,我们凭借大国工匠的精神,成功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与自豪。
“北京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精神象征。这些年来,北汽集团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推进,不仅为企业积累了宝贵的历史财富,更为消费者带来了卓越的产品与服务。”这是对北汽精神的最好诠释。
“档案”展受热捧,北汽精神焕新光
北汽集团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连续推出了“档案·见证担当”“档案·见证百年”“档案·见证改革”等线上展览,均受到广泛关注。今年,集团首次在疫情后举办线下实体展览,不仅受到北汽员工的热烈欢迎,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更赢得了市属企业及全国各省高校档案系统专业人士的点赞。此次展览在行业内及社会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立军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表示,走进这家百年企业,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几代“北汽人”的拼搏精神,这给他带来了全新的启示。他了解到,北汽的档案人员在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室藏档案,为企业争取到了政府资金支持,并在法律诉讼中取得了胜利,从而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除了这些经济效益外,档案工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以及精神效益都是无法估量的。过去,档案人员常被形容为“默默无闻的老黄牛”,而如今,他们需要具备拼搏开拓的精神,让档案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李立军认为,这次参观为他解决了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档案资源质量前端控制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