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中不可或缺的构件——活塞详解

在发动机的众多构件中,活塞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价值连城,而且由于其特殊地位,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塞”的世界,深入了解这个发动机中的核心部件。

活塞与气缸壁、缸盖共同构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容积的变化来实现换气功能,即吸气和排气。同时,它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能量的转换,从压缩冲程的机械能转为内能,再到做功冲程中化学能、内能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活塞的结构和材质对发动机的最终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以上所展示的是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活塞简图,然而,真实的活塞结构其实远比这幅简图所呈现的更为复杂。


活塞的各组成结构在材质上有所不同,这决定了它们在受到损伤时的不同表现。这一点,我们将在后续的具体案例分析中深入探讨。
由于活塞销孔轴线的设计偏置,活塞在安装时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要求。为了简化安装过程,活塞头部通常会设有安装提示标识,如箭头、圆点或三角形等,它们的作用是引导安装者将活塞朝向发动机的前方(即正时一侧)进行安装。此外,活塞上还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标识,如左右侧、质量组别和尺寸组别等,这些标识因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的理赔操作中,对活塞的甄别主要涉及两个关键知识点。
1、原车件识别
2、损伤形式分析

在识别是否为原车件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a:活塞的重量理论上应越接近越好。同一组活塞的重量差异通常不应超过2-5克,磨损差异也应在0.05mm以内。若发现重量或磨损差异显著,应保持警惕。
b:同一发动机上的活塞,其形状和标识应保持一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缸活塞的磨损程度应相近,磨损痕迹和积碳程度也应相似。若发现活塞形状、标识、颜色或磨损状态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审视。
c:仔细检查活塞的外观磨损和碰撞痕迹,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确定损失情况,还可用于识别可能存在的假案。

上图所展示的两个活塞并非同一个,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形状、尺寸以及磨损状态上。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差异对于判断活塞的来源和性能至关重要。
上图展示的是同一活塞在不同时间点的照片,修理厂建议更换该活塞,从气缸中取出时便是这种状态。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这是否是同一个活塞?其差异又体现在何处?

1、【活塞裙部磨损差异识别】

发动机各缸的工作条件并非完全一致,这会导致各活塞裙部磨损痕迹的差异。例如,连杆变形、活塞销异常磨损和变形、连杆轴径变形,或是异物混入摩擦面等,都可能造成这种不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裙部表面的减磨涂层和拉伤痕迹来辨别这些差异。

2、【活塞尺寸的重要性】

要确保发动机能够正常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形状正确的活塞,更要求其尺寸精准。不恰当的尺寸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包括偏磨、气缸漏气、拉缸甚至抱死等。因此,唯有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我们才能准确判断活塞是否仍具备继续使用的价值。


上述四图展示了定损员拍摄的活塞测量照片,这些照片显示,在发动机进水事故后,活塞尺寸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更换。这一测量结果结合维修手册的数据,似乎为活塞的更换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然而,这样的操作和结论真的准确无误吗?

许多核损员都曾面临过类似的情境:损失情况有照片记录,测量过程有照片佐证,甚至依据数据也有照片支撑。这种所谓的“有图有真相”的方式,往往让审核变得艰难。若无法通过审核,往往需要提出“更充分”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往往又难以言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压制。
“有图就等于真相?”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总是成立。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让人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即只关注到了局部,而忽视了整体。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我们不仅需要查看定损员提供的照片和维修手册,还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背景。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查找活塞的测量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



测量活塞直径的位置位于活塞下边沿向上10毫米处,与活塞销轴线保持垂直,且需注意测量时不带石墨层的厚度。这一测量方法适用于所有车型。基于这一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前述案例中定损员所测得的活塞直径可能存在误差。

同时,我们也需警惕活塞定损中的道德风险。由于活塞在发动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价格往往不菲。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某些主机厂并不单独销售活塞,而是需要订购发动机半总成或总成才能获得。因此,不法分子可能会为了获取巨额利益,人为扩大活塞的损失程度,从而冒充事故损失进行欺诈。

3、替换方案

在发现活塞直径测量可能存在误差或面临道德风险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替换方案。通过替换受损的活塞,我们可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并避免潜在的欺诈行为。在实施替换方案时,我们需要确保新活塞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以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监管和审计,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活塞定损进行欺诈活动。

识别关键要素:积碳情况、特定标记、内部结构、烧蚀程度以及气门撞击留下的痕迹。

4、异物划伤情况

在发动机的内部检查中,除了积碳情况外,还需关注异物划伤的情况。这些划伤可能来自于发动机内部零件的磨损、外部杂质的侵入,或是使用过程中不当操作导致的。划伤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其所在的位置,都是判断发动机内部状态的重要依据。

5、砸损情况

在发动机内部检查中,除了关注异物划伤外,还需留意砸损情况。砸损可能是由于发动机内部零件的脱落、外部物体的撞击,或是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所造成。其特征通常表现为发动机内部零件的凹痕、裂纹或破碎,这些痕迹的形态和分布,对于判断发动机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识别关键点:活塞损伤痕迹与气缸壁、气门、活塞环等潜在撞击物形态不符。

6、挫伤痕迹

在识别关键点时,除了考虑活塞的损伤痕迹与气缸壁、气门、活塞环等潜在撞击物形态的不符,还需特别留意挫伤痕迹。这些痕迹往往能提供更多关于撞击和摩擦的细节,对于判断发动机的故障原因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识别关键点:若发现活塞底面的挫伤痕迹与曲轴平衡块不相符,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为了进一步确认,可以尝试重新组装曲轴、连杆、活塞和气缸,然后转动曲轴,观察是否能够清晰地辨别出问题的真假。
此外,在发动机的长期使用中,活塞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磨损和损伤,这是由于其工作状态不可能始终处于最佳条件所致。因此,在日常的定损过程中,若发现活塞存在损伤,理赔的判断需遵循一定的标准。
1、在定损时,首要任务是判断活塞是否为原车件,这将直接影响后续的理赔判断。
2、紧接着,需要深入分析活塞损伤的具体原因。这有助于确定损伤的性质和程度,从而为理赔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3、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活塞存在损伤,也并非意味着它无法再次使用。在许多情况下,通过适当的修复和保养,活塞仍可以继续发挥其作用。
4、根据众多实际案例的分析,当发动机在机油泄露的情况下继续运转时,通常最先出现问题的往往是采用压力润滑的曲轴和连杆,它们可能会因缺乏润滑而抱死。相比之下,活塞在此期间因缺油而导致的损伤可能性则相对较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