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悠悠挽雾扬,千帘柳线九天长。芙蓉映月鸳鸯谱,……………
你瞧这竹笛声,像不像月光在撒娇?今儿个上海车展的霓虹灯都暗了三分,就为给这曲调腾地方。雾里飘来的笛音裹着柳絮,把展台上的新能源车标都染成了水墨色。隔壁展馆的机械臂都在打拍子,焊枪火花跟着《梁祝》的调门儿往复游弋。
要说这鸳鸯谱啊,可不只是荷塘月色的老黄历。您瞅那自动驾驶的鸳鸯车,导航系统报站声都带着昆曲韵脚。激光雷达扫过青石板路,车载屏幕自动弹出"芙蓉映月"主题壁纸。后排乘客抱着竹笛哼小调,车窗玻璃应声化作宣纸,雨刷器抹出写意山水。
最绝的是那盏银纱灯,晚上十点还在给充电桩编谜语。LED灯带学柳枝打结,把充电接口绕成同心结模样。路过的小鹏车主都忍不住摇下车窗,车载音响自动切到《彩云追月》,后备箱里沉睡的无人机都跟着颤翅膀。
要说科技真是个怪东西,能把鸳鸯谱译成二进制,又能把代码写成鸳鸯舞。就像车展上那台会吟诗的机器人,吟到"荷塘月色"时,机械手指头突然开始描摹甲骨文。观众手机拍得咔咔响,发抖音都带着竹笛特效滤镜。
夜深时分的陆家嘴,摩天楼群集体侧耳倾听。玻璃幕墙把笛声折射成满城星斗,东方明珠的钢架结构里,不知哪个程序员偷偷写了个脚本——整座城市的霓虹开始跳《霓裳羽衣舞》,外滩的江水跟着笛声打起双响梆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