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托车的演化过程中有很多的细分车型,除了常见的跨骑车、踏板车、弯梁车,还会有仿赛、街车、ADV,这就使得小伙伴们很容易会产生疑惑,尤其是一些用途接近但叫法不同的车型,更容易让我们迷失方向。
因车友要求本期我们来聊聊旅行车和巡航车的共同点与主要区别。首先这两类车型是不一样的,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共同之处
这两类车型的共同点其实比较好找,它们坐高普遍偏低、车体较大,并且还喜欢使用多缸引擎,其主要用途以公路骑行为主,并能呈现出较为舒适的一面(但事实上旅行车更适合跑长途),因此它们都是摩旅达人比较喜欢的车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
明显区别
1.车型背景
摩托车的命名都有它自身的寓意,只不过有些能够追本溯源,而有些则会不清不楚,但就本期我们所要聊的这两款车型来看,还是有明确的定义。
其中旅行摩托英名为Touring Motorcycle,它强调的是舒适性和配置。有人说本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旅行摩托,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金翼,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它更多是奠定了现代旅行车的地位。
有资料显示,哈雷早在1915年就打造了双缸F系列,它可以算是旅行摩托车最早的雏形。而本田推出第一代金翼的时间却要晚得多,直到1974年我们才看到了GL1000,并且据说在这个空档期宝马也推出过旅行摩托。
巡航摩托又名Cruiser,它还有一个更本土化的叫法“太子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将这类车型称之为巡航太子摩托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式巡航哈雷进入香港市场后,因深受当地“太子哥”的喜欢(富二代),所以就慢慢地将其称之为了太子车。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早期的巡航车和旅行车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旅行车更像是巡航车的衍生版。但当不同背景和不同地区的品牌,因为商业行为之间的切磋,才造就了这两类现在已经截然不同的细分车型。
2.技术应用
在技术应用上这两类车型会有天壤之别,相对来说旅行车几乎可以代表所属品牌的最高造车水平,如前面所提的本田金翼、国产的长城灵魂、宝马的K1600等都是这种表现。
以长城灵魂为例,它搭载有世界目前唯一的水平对置八缸引擎和DCT8八速自动变速箱,以及丰富的电控单元。而美式大巡航显然就没有这种待遇,就算是最新版的肥仔也是如此。
当然哈雷的巡航车系和旅行车系并没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长城对标的是本田,宝马又在和本田较劲,本田又想干翻哈雷,由此可见高手之间的过招就是这么的独特。
3.细节区别
巡航车虽然也会注重车体结构,但相较于旅行车它的气场显然会弱很多,前者的整体布局相对会比较简约,主要会以复古元素为主,不会有过多的装饰件。
但旅行车因为有后现代元素的加持,会更喜欢融入大包围结构,进而就会更有威严使得的霸气十足。
除了这种明显的差异,旅行车还会更在意装载能力和娱乐影音系统,左右边箱几乎是标配,高配版还会有超大尾箱以及大屏仪表和多个音箱。
巡航车最多就是给配个小靠背或者空间并不大的边箱,再来个单独的挡风玻璃。诸如此类的细节其实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近距离去观摩一下。
除此以外,旅行车的准入门槛明显会高于巡航车,因为巡航车早已经完成了车型下放,哪怕你装个单缸发动机只要有复古外观就会有那种感觉。但旅行车就不一样了,在有限预算下相对比较有气势的也就是春风的国宾650(民用版售价5.99万元)。基于此旅行车的市售率并不高,但巡航车早已经烂大街了。
总而言之,这两类车的用途虽然相似,但从车型文化到细节表现再到技术应用和配置设定都有明显差异,所以我感觉巡航车更适合大多数车友的使用需求,而旅行车则会更专注于走高端路线,它的起点显然更高。这可能也是本田选择此类车型对抗哈雷的深层次意图。以上内容还望屏幕前的你纠错补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