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莲
在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里,患者招募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卡脖子”难题。传统方式效率低、各方难协调,行业急需新解法。
成立满两年的江苏智募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募云”),凭借独特的平台模式引发关注,迅速在行业内成为一匹黑马。它试图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正循环”来引领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7月2日,智募云创始人兼CEO宋保林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智募云是如何解决患者招募领域“卡脖子”难题的。“简单来说,智募云的平台核心模式借鉴了滴滴的思路。滴滴把乘客订单和司机快速匹配。我们是把药企的招募需求和掌握患者资源的各方整合到一起。”宋保林表示。
构建链接患者与药企的互联网平台
据宋保林介绍,智募云的“乘客”主要指的是药企发布的患者招募需求,“司机”是掌握患者资源的各类合作伙伴(如基层医院、医生集团等)。我们通过互联网覆盖全国,用数字化手段把各方资源高效调动起来。核心目标是确保患者最⼤受益的前提下,帮临床试验项目快速找到、入组合适的患者。
随着医药行业内卷加剧,患者招募细分领域竞争尤其激烈,智募云却提出了“生态正循环”的概念。
宋保林表示,传统招募模式痛点很多,各方利益难平衡,行业很难健康发展。患者招募链条长,参与者多——患者、合作伙伴、药企、研究医生等等。只有让链条上每个⼈都能获益,大家劲⼉往一处使,行业才能真正转起来、持续发展。
“我们想做的是打破困局,用创新模式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让各方都愿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临床研究进步。”宋保林表示,在这个循环⾥,患者是核心。患者利益最⼤化是我们铁打的原则。为此,我们打造了“评估-赋能-服务”三大保障。
据了解,评估主要是科学评估价值。智募云有专业医学团队把关,结合药企新药特点和患者自身情况,系统分析患者参加试验的潜在获益,避免盲目参与;赋能主要是信息透明易懂:智募云用标准模板、大白话向患者讲清楚试验流程、⻛险、权益,打破专业壁垒,确保患者是在真正知情的情况下做决定;服务主要是全程贴心服务:从筛选匹配到⼊组随访,智募云给患者配备专属医学顾问一对一服务,协助处理知情同意、资料提交、后续诊疗协调等,让参与过程既安全又省心。
数字化平台助药企升级
对药企而言,智募云靠数字化平台,助力药企在“覆盖⼴、效率高、风险低”三个维度升级。
覆盖广指的是网络够广:智募云整合了全国超3000家医疗机构、300万+患者数据,尤其重视覆盖⻄部和基层,解决“医院覆盖不足”的老大难;效率高指的是匹配够快:智募云用AI智能系统分析患者特征和试验要求,先机器初筛,再⼈工精筛,大幅提升招募效率;风险低主要是合规够省心:智募云让所有患者信息都有本⼈授权,信息真实性可溯源,帮药企显著降低合规风险和成本。
对于研究医生在招募中遇到的困难,智募云设计了“院外协同+边界清晰”机制:第一,共建患者池。联动下级医院,建“总院-分院-社区”三级流转体系,给研究医生输送院外潜在患者,拓宽来源;第二,明确保护线。绝不碰研究医生院内现有患者,通过“区域授权+利益分成”模式,避免冲突;第三,争议有保障。设独⽴仲裁委员会。万一有患者归属争议,优先保护研究医生权益,同时给合作方合理补偿,保证公平。
对于“正循环”模式未来对行业的影响,宋保林称:“我们希望通过精细化的治理,真正拧成⼀股绳——让患者、伙伴、药企、研究医生利益⼀致,形成‘服务更好-信任更深-资源更活-生态更大’的良性循环。这不仅能为临床研究规范化、高效化提供新思路,更能推动整个⾏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
(编辑 何成浩 郭之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