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颗粒捕捉器这一技术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某些车型因颗粒捕捉器堵塞而引发的油耗上升、动力减弱等问题,使得消费者在购车时对此类车型产生了顾虑。旨在为大家解析颗粒捕捉器的原理,并推荐几款未配备该技术的车型,以供参考。
颗粒捕捉器是什么?它有何作用?
颗粒捕捉器,简称GPF,其本质是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尽管三元催化器能够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但国六B标准对颗粒物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颗粒物无法通过传统三元催化器净化,因此车企选择增加颗粒捕捉器来降低颗粒物排放。
颗粒捕捉器为何会发生堵塞?
颗粒捕捉器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短时间行驶导致发动机温度不足,加之部分车企将颗粒捕捉器安装在较远端,温度不够无法保证其充分再生;二是使用高灰分机油,未经低硫低磷处理,产生更多灰分,从而造成堵塞。
有哪些车型未配备颗粒捕捉器?
面对严格的排放法规,目前市场上未配备颗粒捕捉器的车型相对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配备颗粒捕捉器的车型都会发生堵塞。部分车企通过合理布局,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然而,如果你对颗粒捕捉器持完全拒绝态度,以下几款车型或许是你的选择。
•马自达全系燃油版车型
马自达凭借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即便在国六B标准下,也无需颗粒捕捉器即可达标。其旗下昂克赛拉、CX-5、CX-30、CX-50等车型,排量涵盖1.5L、2.0L和2.5L,均未配备颗粒捕捉器,且搭载可靠的6AT变速箱。虽然马自达在国内市场相对小众,但如果你不介意,这些车型值得考虑。
•日产轩逸
轩逸作为合资紧凑型轿车市场的佼佼者,其1.6L自然吸气发动机经过持续优化,燃油经济性表现优异。在未配备颗粒捕捉器的情况下,该车型已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搭载平顺实惠的CVT无级变速箱,使得轩逸成为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现代伊兰特1.5L车型
伊兰特在国内市场提供1.5L自吸和1.4T涡轮增压两种排量选择,其中1.5L车型未配备颗粒捕捉器。在WLTC工况下,其百公里综合油耗最低可达5.36升,表现优于轩逸。搭载CVT无级变速箱的伊兰特,不仅外观内饰符合年轻消费者审美,而且终端价格实惠,值得考虑。
总结
客观而言,颗粒捕捉器的应用反映了车企在应对排放标准提升时的策略选择。虽然提升发动机技术是根本之道,但面对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瓶颈,颗粒捕捉器成为了一种见效快、成本相对较低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车企对颗粒捕捉器设计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其异常堵塞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消费者在购车时,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