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的李先生凌晨3点冲进比亚迪4S店签合同:“销售说补贴明天就停,再犹豫1.5万就没了!”而在新疆乌鲁木齐,王先生因纠结颜色错过截止时间,眼睁睁看着购车预算飙升10%。
最早退场的并非河南——甘肃酒泉早在5月初就因资金耗尽关闭系统,成为全国首个暂停补贴的地区。
随后河南6月10日跟进:洛阳12日暂停、许昌13日关停、郑州18日零点紧急刹车。
重庆的消耗速度更惊人:首轮21.5亿资金被“秒空”,经销商苦笑:“单日上百人挤爆展厅,系统崩了3次!”
就连经济强省也扛不住:江苏把每日线上额度压缩至670万,广东仅保留深圳等城市开放申请。
“干这行三个月能买套房!”某二手车贩透露,他们用500元报废面包车冒充旧车,套取1.5万国补加车企5000元优惠,单台净赚1.95万。操作流程已成产业链:
4S店将新车过户给合作车商;
伪造旧车报废证明;
零公里“假二手车”流入市场冲击价格体系。
更隐蔽的是价格陷阱:重庆某比亚迪门店海报写着“海鸥7.98万开回家”,消费者到店才被告知需旧车置换,实际成本超10万。
消费者实况:预算瞬间蒸发,10万级车型最受伤
福建华策咨询詹军豪指出:“15万以下车型消费者对补贴最敏感,郑州暂停后30%购车者直接离场”。
末班车效应引发疯狂:
郑州暂停前8天,单日申请量暴增40%;
有消费者带铺盖睡在4S店等过户;
6月17日后下单者彻底无缘补贴,销售坦言:“下次最早等到9月”。
某国产新能源品牌库存已堆积至2.2个月,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经销商哭诉:“每天租金人工烧掉3万,资金链撑不过两个月”。
头部车企连夜调整策略:
比亚迪加速生产搭载L3智驾的新车型;
吉利将插混车型价格下探至9万区间;
部分门店推出“电瓶车折价8000换汽车”活动,但明确标注为企业自救行为,非国家补贴。
国家发改委紧急辟谣:3000亿国补截止日仍是2025年12月31日,暂停属技术调整。多省升级风控手段:
北京、广州实行车辆SN码终身绑定;
山东启用“市级初审+省级复核”双关卡;
江苏暂停线上入口,转用区块链核销平台。
重庆已起草第二轮补贴方案,拟按车型价格分级补贴:
15万以下车型维持1.5万补贴;
30万以上豪车或取消补贴。
广州二手车商陈老板仓库里积压着23辆零公里比亚迪海豚:“以前月赚50万,现在每台倒贴2000元都无人问津”。
在工信部专项排查中,仅5月就发现1.2万辆异常过户车辆,17家经销商被永久取消补贴资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