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6%跌到40%,特斯拉在北美丢的那几万台车去哪了?雪佛兰翻倍、本田涨360%,这局棋下到哪步了

从46%跌到40%,特斯拉在北美丢的那几万台车去哪了?雪佛兰翻倍、本田涨360%,这局棋下到哪步了

上个月去服务区充电,十分钟不到,续航就回了三百多公里。喝杯咖啡的功夫,电量从20%跳到75%。旁边一哥们开着辆老款电动车,盯着我这边看了半天,过来问了句:“你这充这么快?”我说800V的平台,他摇摇头走了。

这事儿其实挺能说明问题的。

去年特斯拉在北美占了46%的份额,今年掉到40%出头。六个点,听着不多,但换算成实际销量,好几万台。这些车主去哪了?雪佛兰的Equinox销量翻了一倍多,本田那款Prologue涨了三倍还多。数字摆在这儿,不用多说什么。

北美人买车,七成要SUV。以前电动车就那么几款轿车能挑,现在传统车企把SUV平台拿出来做电动版,价格还压在二十万上下。我一朋友上个月订了辆雪佛兰,他说:“不是特斯拉不好,就是想换个样子。”

从46%跌到40%,特斯拉在北美丢的那几万台车去哪了?雪佛兰翻倍、本田涨360%,这局棋下到哪步了-有驾

补贴这块儿也有讲究。符合本地生产要求的车型能拿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不符合的就没戏。有些特斯拉车型因为电池来源问题拿不到这笔钱,一来二去,价格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插电混动这两年反倒活得挺滋润。吉普牧马人那款PHEV去年卖了三万多台,梅赛德斯的GLC插电版涨了七倍。市区通勤用电,周末跑长途烧油,充电桩够不够都不是事儿。这种“保险”的选择,对很多家庭来说可能更实在。

电池供应链这摊子,松下和LG占了北美一半多的份额。他们在本地建厂,满足政策要求。国内那几家份额掉了些,但也在找新路子——技术授权、合资建厂,各种方式都在试。规则变了,大家都得重新站位。

现在十万出头的车也开始配激光雷达和高算力芯片了,城市辅助驾驶也能用。这要放两年前,三四十万的车才有这配置。成本压下来,普通车主也能尝鲜,虽说体验上跟高端车还是有差距。

从46%跌到40%,特斯拉在北美丢的那几万台车去哪了?雪佛兰翻倍、本田涨360%,这局棋下到哪步了-有驾

加拿大那边搞了个100%关税,整个局面变得更复杂。有些企业直接转向技术合作,不卖整车了,改成帮北美本土车企建电池厂、提供平台技术。这套路其实不新鲜,早年日系车进美国也是这么干的。

二手电动车的行情也在变。以前保值率低,主要是电池衰减没法准确评估,买卖双方心里都没底。现在有专门的检测系统,能把电池健康度算得清清楚楚。三年车龄保值率能到55%,这在电动车里已经算说得过去了。

固态电池据说下半年能量产,能量密度比现在的电池高一半多,续航破千公里不是问题。先上豪华车,几年后可能就下探到三十万级别的车型了。到那时候,整个市场格局估计又要洗一遍。

开了这么多年车,见过不少风风雨雨。电动车这赛道才刚开始,谁输谁赢还早着呢。那六个点丢了就丢了,但这盘棋还有大半局没下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