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

11月25日下午1时30分,为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运输设计建造的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装载着古船平稳进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内。经过近2个小时工作,古船弧形梁沉箱精准地落座至预先浇筑的马鞍座上,这标志着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整体打捞阶段任务圆满完成。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出席长江口二号古船入坞仪式,共同见证古船入坞落座、完成整体打捞工作。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沉船正式入坞|图源新民晚报、文汇报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指出,长江口二号古船水下考古调查以及整体打捞阶段的成功出水、平安运输、顺利入坞,充分展现了中国水下考古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凸显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高端制造实力,体现了我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显著提升,在世界水下考古领域也是首屈一指。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成功,是科技赋能考古与文物保护的优秀案例,是中国三十多年水下考古事业不断砥砺奋进、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理念、中国经验。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指出,前一阶段古船的打捞和整体迁移,展现的是尖端科技赋能文物考古的“硬实力”,为全球开展河口海岸复杂浑水水域的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下一阶段古船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将展现的是以物论史、以史增信的“软实力”,助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研究提供重要实证,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古船成功入坞落座,标志着古船整体打捞工作圆满结束,也意味着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转入新阶段。下一步,上海博物馆还将参与考古保护舱和博物馆规划建设,同步开展考古、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让古船风采尽快呈现给世人,让保护成果为世界共享。我们也将与国内外优秀团队共同协作,以科技手段最大限度获取古船承载的历史信息,依托丰富多样的出水文物,做好精品展览和精彩活动,为人民城市奉献一座以考古为主题的文化新地标。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清代木帆船,它犹如一颗时间胶囊,鲜活展现了约150年来长江黄金水道航运的繁荣景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证,也是上海作为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宝贵见证。
探索出水文物保护的中国新方案
出水文物特别是海洋木质文物整体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为了确保古船船体和船载文物安全,上海市文物局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整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力量,研究制订了古船分阶段保护工作方案。11月21日古船出水后,现场保护工作立即启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现场对桅杆和桅夹捆绑固定,对暴露船体进行保湿处理、整体覆罩保护。同时,分别对文物所处区域的海水及淤泥取样分析,及时获取古船文物保存环境的原始信息。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在古船进入船坞落座后,将对1号船坞现场区域增加围挡封闭,建立区域安防系统,提升安全防护等级。同时,文物保护团队将进一步采集各类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时开展离散暴露船体构件临时加固保护、船体保湿处理。预计2023年10月前,在1号船坞区域建设一座覆盖整个古船沉箱的临时考古站,古船将进入实验室考古发掘与文物整体保护阶段。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左滑查看更多临时考古站效果图
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和保护工作,不仅要全面获取古船承载的历史信息,更要关注考古成果转化和内涵价值传播,依托丰富多样的出水文物和规模庞大的船体,打造高品质的水下文物精品展览,讲好古船的前世今生,讲好古船整体打捞保护的创新突破和时代意义,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历程,传承弘扬海洋文化,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海洋意识。
2021年1月发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列为“十四五”上海市重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项目。上海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在首批创建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核心区域杨浦上海船厂旧址,利用两个老船坞和保留的历史建筑筹建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见证了“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的发展历程,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发地。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上海船厂旧址
未来,上海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聚焦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博物馆、全球一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展示窗口和人民城市“生活秀带”文化地标的规划建设目标,打造一座可同步开展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展示教育的活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老船坞将“华丽变身”为“生活秀带”上一颗最亮眼的“明珠”,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文物考古的魅力神韵,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深厚滋养,感受到人民城市的温暖表情。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杨浦滨江
精彩回眸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记
2022年3月2日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整体打捞阶段工作正式启动。
2022年9月6日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正式开展古船整体打捞和考古保护工作。
2022年9月12日
古船整体打捞专用“端板-纵梁”组合框架沉放至设计位置。
2022年9月29日
海上施工进入安装弧形梁阶段,正式下穿22组弧形梁中的第1组。
2022年11月15日
第22组弧形梁穿梁到位。
2022年11月17日
专用工程船“奋力轮”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整体打捞出水进入关键阶段。
2022年11月21日
经过77天的海上施工奋战,凌晨0时40分,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科技创新 世界首创整体打捞技术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二号古船进行保护后,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集成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最终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船。
长江口二号沉船整体迁移方案动画
该项技术是大胆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全新打捞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此外,为了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创造性地设计并建造出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奋力轮”主尺度长130米,宽34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米,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并转运、卸载至船坞,一艘船完成了提升、运输、卸载三项任务,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奋力轮”正在摆正位置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奋力轮”进入吴淞口|图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现场
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探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古船上部的船艏、缆桩、主桅杆、左右舷等结构完整,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推测为清代上海广为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通过选取4个舱室进行的小范围清理,舱内均发现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以及建筑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两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了水下调查,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产自江苏宜兴窑陶瓷器。
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入坞,杨浦滨江将建成文化新地标-有驾
部分出水文物
把古船整体打捞出水之后,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将根据古船考古和文物保护方案,围绕古船遗址形成过程、建造技术、航线等课题展开全方位研究——判断文物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市值多少的价格,而是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船舱里的小社会,就是折射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大世界。
来源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
图文丨新闻中心
初审丨孙路遥、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上观号作者:上海博物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