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

汽节车社丨蒋俊

某自诩高端的新能源品牌,不得不说其营销路径已经越来越趋于“行为艺术化”,先是包饺子,再是涮火锅,到近期旗舰车型发布,果然又开始了新一轮整活营销方案,各大平台开始纷纷宣传其所谓的“首创的野奢户外套装”,即后备箱10升可加热水箱的冲洗功能。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为什么该品牌对类似营销方案总是乐此不疲?是真的以需求为核心的创新之举,还是营销层面开始黔驴技穷?

就事论事 适用场景是不是太虚妄了?

在何种真实、高频、刚性的用车场景下,才不得不逼得用户产生在车尾部冲洗乃至洗澡的需求?所谓“在户外实现24小时用水自由”的说法,是否成立?

首先,帮该品牌澄清一点,品牌方并未将此功能定位于“洗澡”,而是所谓“移动补给站”,所设想的场景是海滩游玩、户外徒步后的局部清洁,比如冲冲脚上的砂砾或者鞋上的泥巴等等,且10升水量也摆明了不能满足“完整淋浴”的需求。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但在营销上,该品牌显然“放权”了,默许了媒体的“自由发挥”,导致“冲洗”功能进化成了“淋浴间”功能,这才是产生争议的导火索。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且不说“洗澡”,就是“冲洗”,是否真的有必要在一辆汽车上强装这样一套系统?可拆卸花洒、可加热系统、10升水箱、隐藏式折叠浴帘?因为这套系统所描绘出的用车场景,实在太“虚妄”了。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所以本质上,这就是一个为极少数人、在极少数情况下服务的、投入产出比较低的“伪需求”;是一个毫无技术价值,但可以让营销效果最大化但真实体验最小化的谈资,是一个典型的“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的衍生功能。

而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或许是该品牌想要从混乱的营销环境中,靠“流量”,让旗舰车款出位的真实需求,这点,和车内包饺子、涮火锅的背后逻辑,如出一辙。

营销狂欢的本质是怎样的?

类似的营销方式不是个例,折射出的,是部分品牌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赛道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焦虑,进而导致营销战略上的迷失。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说的更直白一些,当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芯片、大屏幕、自动驾驶硬件上逐渐趋同,品牌间很难在核心部件上形成压倒性优势,当“军备竞赛”已经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不得已忽略产品本身,选择在“场景”上寻求突破,而一些真正具备需求性的场景,比如车内休息、影音娱乐等,当这些真实需求再次被填满时,便让营销逐渐滑向“荒诞猎奇”的边缘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所以无论是包饺子、涮火锅甚至便携马桶之类的,都是在这种逻辑下诞生的,本质上都是在争夺社交媒体的话题声量,以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记住。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诚然,所有品牌都知道“以用户为中心”,但满足用户需求,不代表满足用户一切想象,而且还是基于一款“乘用车”的基础上,更显不切实际。对于部分用户所谓“要是能在车里XXX”的设想,不加甄别的去盲目实现,很容易背离“乘用车”的初衷。

完全依照“少数用户思维”强加功能,很容易曲解真实的“用车需求”,但如果明知而有意为之,就难免有刻意制造话题的嫌疑,当出圈的KPI压倒了产品本身,当产品驱动滑向营销驱动,当维系品牌核心技术的野心不再时,制造经典,就很难了。

从包饺子涮火锅再到车尾淋浴间 在功能上整花活当真有必要?-有驾

最后:

汽车,归根结底是一个将人安全、舒适、高效地从A点移动到B点的工具,所有创新的出发点,都应围绕这一本质进行延展和升华。我们想象中的、所期望的高端自主品牌,应该聚焦于更长的实际续航、更快的真实充电速度、更稳定流畅的智能座舱、更人性化的辅助驾驶、更精湛的制造工艺、更极致的驾驶质感、更冗余的安全标准。

所以,把包饺子交给厨房吧,把涮火锅交给餐厅吧,把洗澡交给浴室吧,把马桶交给卫生间吧,最后的最后,请把纯粹的驾驶体验,交给汽车产品本身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