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两天订单破3万,顶配价格不到13万,还能用上激光雷达和600km续航。
最近新能源车圈炸了锅,零跑B10凭着“堆料狂魔”的架势,直接刷新了性价比天花板。 你没听错,12.98万的顶配车型不仅搭载激光雷达,续航还能跑到600公里,关键是它还是一款紧凑型SUV!
这车空间优化得连后排都能当床睡,内饰还塞进了一块2.5K大屏。 有人说它是“价格屠夫”,也有人质疑“这么便宜能是真的吗? ”但不管怎么说,订单数据摆在那儿,咱们今天就扒开零跑B10的里里外外,看看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价格直接打穿行业底线
零跑B10的定价一出来就让人瞳孔地震。 顶配12.98万,比比亚迪元PLUS便宜近3万,甚至比某些燃油车还便宜。
便宜不等于低配,全系标配全景天窗、12扬声器音响,连激光雷达都成了高配的“加料项”。
它的电池容量直接拉满,高配版67.1kWh的电池能跑600公里,比比亚迪同级别车型多出近100公里。 算下来,每公里电费不到3毛钱,充电一次能跑北京到济南的单程。 这价格,怕不是厂商在做慈善?
外观设计:要面子更要里子
零跑B10的外观走的是“简约科技风”。 车头一圈贯穿式灯带,配上分体式大灯,晚上亮起来像一道光剑劈开黑暗。 侧面没有花里胡哨的镀铬条,但隐藏式门把手和20寸轮毂(高配)足够显高级。
车尾的“Leapmotor”字母标直接贴在保险杠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零跑的车。 不过最狠的是空间,别看车长只有4米5,轴距却做到2米73,后排腿部空间轻松超过3拳。 后备箱能塞下两个38寸行李箱,放倒后排直接变身“双人床”,露营党狂喜。
内饰:14.6英寸大屏卷到没朋友
坐进车内,零跑B10的内饰像极了科幻片里的飞船驾驶舱。 中控台没有一颗物理按键,所有操作全靠这块14.6英寸的2.5K大屏。
高通8295芯片让滑动流畅得像刷抖音,语音助手能听懂“把空调调到南极温度”这种抽象指令。 后排乘客也不用当“板凳球员”,全车座椅支持加热,头顶的穹顶天窗能一键切换星空模式。
让人意外的是,这车连无线充电板都给配上了双区,左边放手机右边放平板,边充边用不打架。
动力和续航:油车看了直呼内行
零跑B10的电机分两档:低配180马力,够用但没激情;高配218马力,零百加速6.8秒,红绿灯起步能干翻一半燃油车。
但真正让油车瑟瑟发抖的是续航,高配版600公里续航,实测开空调跑高速还能剩150公里。 电池包用的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冬天掉电比三元锂少30%。快充半小时能从20%冲到80%,吃个午饭的功夫就能再跑400公里。
智能化:激光雷达降到13万级
高配版的激光雷达是零跑B10最“离谱”的配置。 这个通常出现在30万级豪车上的传感器,现在只要12.98万就能拥有。
搭配3个毫米波雷达和24个摄像头,能实现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甚至自动变道超车。 实测在高速上跟车距离能保持3秒车距,遇到加塞车会自动刹车。 不过最实用的还是自动泊车,侧方车位、斜列车位、甚至是“新手噩梦”的垂直车位,它都能一把入库。
市场反应:订单多到服务器宕机
零跑B10的订单数据堪称“现象级”。 上市当天官网访问量暴增300%,服务器两次崩溃。 线下门店的销售电话被打爆,试驾排号排到了两周后。
有意思的是,买这车的人里,80%都是第一次买新能源车的“小白”。 有车主直言:“本来想买辆五菱宏光MINI,结果发现这车能家用还能自驾游,价格还差不多。 ”零跑直接放出“免费升级终身质保”,彻底打破“低价无服务”的偏见。
争议点:便宜是真便宜,但缺点也不少
零跑B10也不是完美无缺。 首先,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尤其是同时开导航、听歌、回消息时。
其次,悬挂调校偏软,过减速带会有“点头”感。 还有,车漆薄得像纸,小剐蹭就能露底漆。 最让用户纠结的是品牌认知度,零跑这个牌子,很多人连销售网点都没见过。 不过厂商直接甩出“三电终身质保+免费道路救援”,算是给用户吃了颗定心丸。
对比竞品:完胜比亚迪元PLUS
和比亚迪元PLUS比,零跑B10几乎是全面碾压。 元PLUS顶配15.98万,续航只有510公里,还没有激光雷达。 零跑B10不仅便宜3万,还多出激光雷达、更大电池、更豪华内饰。 唯一短板可能是品牌,但3万差价足以让大部分人“真香”。零跑B10的充电速度比元PLUS快10分钟,这点对上班族来说可能比续航更重要。
用户真实评价:有人夸上天,有人踩成渣
在车友论坛上,零跑B10的评价两极分化。 粉丝派说:“这车吊打20万级合资车,国产车终于支棱起来了! ”吐槽派则抱怨:“车机逻辑混乱,有时候导航会突然跳转到音乐界面。 ”
还有车主分享神操作:“把后排座椅放倒,周末带帐篷露营,省下300块房费。 ”最搞笑的是某位宝妈:“孩子坐在第三排都能写作业,这空间绝对是学区房改的! ”
零跑B10用12.98万的价格塞进激光雷达、600km续航、智能座舱,订单量证明市场认可度。
设计兼顾实用与科技感,空间优化超出预期,动力和续航满足日常需求。 尽管存在车机卡顿、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但配置和价格组合仍具冲击力。 对于预算有限但追求高配置的消费者,这辆车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