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故障成因复杂,往往涉及多个综合因素。其中,与活塞环相关的不良症状是常见的故障表现之一,主要包括:
一、发动机机油过度消耗,即“窜油”现象
二、活塞环出现早期磨损
三、发动机内部窜气问题
四、活塞环断裂故障
五、发动机运转时噪音明显增大。
1.1 故障判断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
(1)基本原则
- 溯因究果,全面分析;融合经验与理论,避免单一归因。
(2)常用方法
- 中医诊断法:
- 望:观察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表现、排气管的排烟状况,以及各仪表参数的变化。
- 闻:在发动机工作时,注意是否有焦味、油味或其他异常气味。
- 问:了解发动机发生故障前后的实际运行状况。
- 切:通过手触感觉发动机的振动、温度,以及是否存在故障痕迹。
- 听:仔细聆听发动机工作时的声响,判断是否有异常节奏。
- 仪器检测法:使用专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仪器进行检测。
2.2 常见故障原因剖析
(1)发动机无法启动
- 燃油系统故障:如燃油泵损坏、燃油滤清器堵塞等。
- 点火系统问题:如火花塞老化、点火线圈故障等。
- 机械故障:如气门关闭不严、活塞环磨损等。
(2)发动机功率不足
- 燃油供给不足:如燃油压力不够、喷油器堵塞等。
- 空气供给问题:如空气滤清器堵塞、进气管道漏气等。
- 缸内燃烧不良:如点火正时不当、缸压不足等。
(3)发动机异响
- 机械部件磨损:如连杆轴承、活塞销等磨损。
- 配气机构问题:如气门间隙不当、气门座磨损等。
- 其他原因:如发动机内部积碳过多、润滑不良等。
(4)发动机过热
- 冷却系统故障:如散热器堵塞、水泵损坏等。
- 发动机负荷过大:如长时间高速行驶、载重过多等。
- 发动机内部摩擦过大:如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小等。
3.2.1 机油消耗过高的主要成因
(1)活塞环磨损:活塞环磨损会导致机油窜入燃烧室,从而增加机油消耗。
(2)气门导管油封失效:气门导管油封若出现老化或损坏,将导致机油从气门导管处泄漏,进而造成机油消耗过高。
(3)PCV阀(曲轴箱通风阀)故障:PCV阀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曲轴箱通风量,若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通风不畅,进而引发机油消耗异常。
(4)发动机烧机油:发动机内部故障或润滑系统问题可能导致烧机油现象,从而增加机油消耗。
(5)机油品质不佳:使用质量不佳的机油可能影响发动机的正常润滑,进而导致机油消耗增加。
(6)发动机老化:随着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增长,各部件磨损可能逐渐加剧,从而影响机油的消耗。
活塞环相关原因
(1)活塞环出现漏光现象
(2)环的弹力过小,无法有效密封
(3)生产过程中,带外锥的环造成反锥问题
(4)环的热稳定性差,导致弹力在高温下大幅减弱。缸套相关因素
(1)缸套内径过大,与活塞环配合不紧密
(2)缸套失圆,影响活塞的往复运动
(3)缸体的垂直度未达到技术要求,导致缸套偏移
(4)缸套内圆的粗糙度不佳,影响密封性能
(5)缸套内网纹线设置不当,不利于机油的润滑。气门与油封相关问题
(1)气门挺杆过长,导致气门无法完全关闭;同时,气门和气门座圈的磨损也会增加
(2)气门间隙过大,影响气门的正常关闭时机
(3)气门导管间隙过大,机油容易从此处泄漏
(4)气门油封老化或失效,无法有效防止机油泄漏。活塞相关因素
(1)活塞环槽的不平整性
(2)环槽尺寸未达到标准,导致侧隙和背隙设置不当
(3)活塞头部或裙部的尺寸偏差
(4)活塞热稳定性不足,引发的变形或开裂现象。
5、装配因素
(1)活塞环尺寸选择不恰当
(2)扭曲环安装方向错误
(3)装环时,环开口未进行有效错开
(4)未及时替换报废的活塞及旧缸套等部件
6、其他潜在原因
(1)机油标尺使用不当,导致油底壳内油面高度上升;
(2)曲轴箱通风阀孔被堵塞,使得内部压力升高,机油被压入燃烧室;
(3)轴承间隙过大,导致过多机油被甩至缸壁并进入燃烧室;
(4)缸盖的回油孔堵塞,阻碍了机油返回曲轴箱的路径,造成机油消耗;
(5)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机油性能;
(6)机油渗漏问题;
(7)机油抗氧化能力不足。
4.2.2 活塞环早期磨损的主要成因
(1)装配不当,如活塞环尺寸选择不恰当、扭曲环安装方向错误或装环时环开口未错开,都可能导致活塞环过早磨损。
(2)未及时替换报废的活塞及旧缸套等部件,这些部件的磨损也会加速活塞环的磨损。
(3)其他潜在原因,包括机油标尺使用不当、曲轴箱通风阀孔堵塞、轴承间隙过大、缸盖回油孔堵塞、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过低、机油渗漏问题以及机油抗氧化能力不足等,都可能间接导致活塞环的早期磨损。
1.2.3 活塞环自身因素导致的早期磨损
(1)材质问题,如活塞环的材质组织未能达到技术标准,存在组织疏松的情况。
(2)硬度不足,活塞环的硬度未达到规定要求,影响了其耐磨性。
(3)热稳定性差,金相组织在高温环境下变化显著,进一步加剧了磨损。
2、缸套因素
(1)缸套内径尺寸偏离标准,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活塞环的正常工作。
(2)缸套内孔的粗糙度未达到要求,导致油膜难以形成,进而加剧了活塞环的磨损。
(3)缸套的垂直度和圆度存在偏差,影响了活塞环的平稳运行。
3、其他相关配件的影响
(1)若空滤和机油滤的质量不佳,会导致大量灰尘或机油中的杂质进入缸体,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2)摩擦副的选配如果不恰当,也会对缸套和活塞环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4、油质方面的影响
(1)若机油质量低劣,其润滑效果会受到影响,导致缸体和活塞环等部件的磨损加剧。
(2)燃油质量低劣,特别是含铅量高时,其燃烧生成物会形成磨料,进而引发磨料磨损,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5、修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1)若在修理时清洁度不够,缸体内混入砂粒或铁削等杂质,这些都可能成为潜在的磨损源。
(2)活塞环或活塞的尺寸选择不当,会导致配合不紧密,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3)装配运动件时,若配合间隙或螺栓的扭矩不符合要求,同样会引发不必要的磨损,甚至可能影响发动机的整体运行。
6、使用方面的潜在风险
(1)发动机温度异常,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加剧机件的磨损。
(2)发动机长时间怠速或高速运转,特别是在超负荷状态下,会加速机件的磨损。
(3)发动机经过大修后,未按照规定进行正常的走合和保养,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7、其他潜在风险
(1)活塞环槽磨损呈喇叭形,这可能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2)燃烧不充分会导致缸体内和活塞槽上积炭严重,进而造成磨损。
(3)活塞槽的粗糙度如果不符合要求,会引发侧面磨损,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4)燃烧剩余物对发动机的腐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可能损害发动机的各个部件。
1.2.3 发动机“窜气”现象的主要成因
发动机“窜气”现象,主要是由于活塞环槽磨损过度,导致活塞与缸壁之间的密封性降低。这种磨损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活塞环槽的粗糙度不符合要求、燃烧不充分以及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长期摩擦等。此外,活塞环槽的磨损也可能引发侧面磨损,进一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寿命缩短。因此,及时检查和维修发动机“窜气”现象,对于保障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活塞环因素
(1)活塞环出现漏光现象
(2)活塞环弹力不足
(3)活塞环弹力衰退迅速
(4)活塞环表面不平整,翘曲度未达到标准。活塞因素
(1)活塞顶部出现裂纹或烧蚀穿透
(2)活塞环槽不平整。缸套因素
(1)缸套内径过大,导致活塞环无法有效密封
(2)缸套变形严重,影响活塞环的贴合度。其他潜在原因
(1)压缩比过高,引发气体下窜现象
(2)曲轴箱压力异常升高,造成废气上窜
(3)汽缸垫出现破裂。
5.2.4 活塞环断裂的主要成因
(1)活塞环材料质量不佳,导致其强度和韧性不足,容易发生断裂。
(2)活塞环安装不当,例如安装角度不正确或安装过紧,使其受到不正常的应力,从而引发断裂。
(3)发动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使得活塞环长期受到高温、高压和高速摩擦的影响,导致其疲劳断裂。
(4)润滑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缺乏有效润滑的活塞环容易因摩擦磨损而断裂。
6.2.4 活塞环断裂的进一步成因
(1)活塞环的材质若不符合标准,其抗弯强度便会不足,容易引发断裂。
(2)若环表面的处理层过厚,可能会降低其抗疲劳性,进而导致断裂。
- 活塞方面的原因
(1)当环槽因磨损而呈现喇叭形时,活塞环在工作时便可能因扭弯而折断。
(2)活塞受热变形或开裂,会使环受到不正常的压力而变形折断。
(3)若活塞环槽不平整,或环卡死而失去弹力,都可能因受到冲击而断裂。 - 缸套对活塞环断裂的影响
(1)若缸套内径过小,活塞环的开口处可能会因抵头而卡死,导致折断。
(2)当缸套内径过大时,环的端隙也会相应增大,这会使环在工作时的颤振现象加剧,从而引发断裂。
(3)若缸套呈现波浪形,活塞环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不规则的力作用,这同样可能导致其断裂。 - 其他潜在原因
(1)润滑不足
(2)活塞环磨损超出其使用寿命,持续使用后发生断裂
(3)安装或拆卸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断裂
(4)未清除旧缸套上止点处的台阶。
7.2.5 发动机噪音增大的主要成因
发动机噪音的增大,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排查和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润滑状况是否良好,活塞环的磨损情况,以及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等。同时,也要注意检查旧缸套上止点处的台阶是否已经清除干净,因为这些细节问题都可能对发动机的噪音产生显著影响。
1.2.5.1 活塞环因素
(1)若活塞环的弹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噪音增大。
(2)若活塞环发生断裂,也会对发动机的噪音产生直接影响。
1.2.5.2 活塞因素
(1)当活塞头部或裙部的直径不恰当时,可能引发敲缸或拉缸现象,进而导致发动机噪音增大。
(2)若活塞裙部与曲轴配重块发生碰撞,同样会产生额外的噪音。
3. 缸套因素
(1)若缸套内径过大,可能会引发发动机噪音。
(2)对于二冲程发动机,若缸套上气门孔的倒角过小或无倒角,同样会影响发动机的噪音表现。
4、其他潜在原因
(1)连杆出现扭曲或变形;
(2)气门间隙过大,导致气门与活塞顶部发生碰撞;
(3)曲轴间隙过宽;
(4)点火系统不准确,引发异常燃烧;
(5)发动机出现爆燃或爆震现象。
经过对众多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许多发动机的不良症状并非由活塞环的质量问题直接导致,而是由上述其他因素所引发。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常见症状和现象进行详细的举例分析。
8.1 发动机“窜气”现象
发动机“窜气”是指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气体(如燃油、空气等)从发动机内部或外部不正常地进入发动机系统,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或出现故障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潜在原因引发,包括连杆扭曲、气门间隙过大、曲轴间隙过宽等机械问题,以及点火系统不准确或发动机出现爆燃、爆震等燃烧问题。在处理发动机“窜气”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潜在因素,逐一排查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1、症状:在行驶了2万公里后,发现排气管出现喷油和窜气现象,同时机油消耗明显增加。
现象:经过检查,发现第一道环的侧面磨损异常严重,活塞的第一道槽的上梯角磨损至6°10′,下梯角磨损至8°10′,这明显不符合原始图纸的设计要求,并且在1.5mm处的槽高过窄。
故障原因:由于活塞槽的角度与设计要求不符,导致活塞环侧面的润滑状况恶化,进而加剧了环的不规则运动,最终造成环侧面的异常磨损,引发窜油和窜气问题。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换活塞,并确保新活塞的槽参数严格符合原始设计要求。
2、症状:装机后仅12天,就出现了窜油和窜气的现象。
现象:经检查,发现第一道气环的外圆铬层上存在熔坑,且严重熔着拉缸。
故障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发动机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燃烧温度过高,进而使活塞环烧熔。同时,活塞油冷却喷管发生故障(仅限于配备此类装置的发动机)也可能导致活塞环受损,甚至活塞裙部逐渐咬死。此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问题,例如冷却液泄漏或循环不畅,也可能引发此故障。
解决方法:首先,需要检查燃油供给系统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同时,也要确保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对于损坏的气缸零部件,应进行修补或更换。此外,必须严格按照修理手册的要求来调整发动机。
9.2 活塞环断裂问题。
1、症状:机油过度消耗;发动机功率下降;
现象:活塞环表面出现断裂痕迹(需注意断裂的角度);
可能原因:燃烧室压力过高;点火提前角设置过大;压缩比过高;
应对措施:查明原因后进行相应修理,如更换受损部件。
2、症状:活塞环断裂成数节。
现象:活塞环断裂后,断口呈现不规则形态,且在断口处未发现积碳或相互摩擦的痕迹。
故障原因:这通常是由于在安装或拆卸活塞环时,未遵循规范操作导致的断裂。
解决方法:为避免此类故障,必须确保在安装和拆卸活塞环时,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
10.3 发动机噪音增大
现象: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噪音明显增大,超出正常范围。
故障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活塞环断裂后,断口处未能及时修复或更换,导致发动机内部部件的摩擦增大,进而引发噪音增大。
解决方法:一旦发现发动机噪音异常增大,应立即检查活塞环状态,若发现断裂或磨损严重,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恢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状态。
1、症状:发动机噪音显著增大,同时伴随机油消耗量上升。
现象:活塞销孔附近的活塞裙部出现腐蚀,进而导致气缸受损。
可能原因:卡环安装不当,如使用了旧的卡环;活塞销承受的末端压力传输不当,可能与连杆位置不端正、曲轴轴颈磨损或曲轴轴向间隙过大有关;活塞销孔内积聚了外部杂质。
应对措施:仔细检查并纠正连杆或小头轴套的不当位置尺寸;同时检查并纠正曲轴轴颈尺寸及轴向间隙的过剩问题;更换受损的活塞和缸套总成;并确保活塞销及其卡环的位置准确无误。
2、症状:发动机噪音显著增大。
现象:活塞顶部出现凹坑,可能伴随破裂和/或扭曲,同时出现粘连。
可能原因:燃烧室中进入杂质并积聚在气缸盖与活塞之间。
应对措施:清理进气系统,检查并修复气缸盖、气门、连杆及轴承的受损处;同时检查进气和空气滤清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并进行相应修复;最后更换受损部件。
2.4 机油消耗异常增高
症状:机油消耗量显著上升,同时伴有功率损失。
现象:活塞环陷入活塞槽内,导致活塞环外表面磨损加剧。
可能原因:燃烧温度过高。
应对措施:首先应确保点火装置和火花塞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其次需检查进气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并予以修复。此外,还应确保空燃比保持正确,并对受损部件进行更换。
2. 症状:机油过度消耗。
现象:活塞裙部与缸壁之间的接触状态不良。
可能原因:连杆发生弯曲变形,或连杆小端衬套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导致曲轴端部产生过大的浮动。
应对措施:应对连杆进行仔细检查,并确保连杆小端衬套安装正确,位置对准,根据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2.5 活塞环过早磨损
现象:发动机未达到预期寿命时,活塞环即出现磨损。
可能原因:活塞与缸壁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导致润滑油窜入燃烧室;或是由于活塞环设计不当,如材质、弹性等,使其在短期内出现磨损。
应对措施:检查活塞与缸壁的配合间隙,确保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对活塞环的设计及材质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更换。
- 症状:6110A发动机在行驶了2万公里后,出现了严重的环磨损和窜油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二道环的下侧面出现了宽0.46mm、深0.017mm的圆周方向拉痕。
- 故障原因: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归因于环槽与环下侧面之间夹杂了坚硬的沙粒或杂质,导致密封不严密,进而引发环与环槽的异常磨损和窜油。
- 解决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空滤器的检查与维护,同时在装配过程中确保更高的清洁度,以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 症状:发动机耗机油,功率损失。
现象:顶端压缩环侧面磨损加剧(其他压缩环磨损较轻)。
故障原因:燃油流动破坏了活塞沟槽的润滑。
解决办法:确保空燃比精确,阻风门正常工作;
保证输油管输出的燃油清洁;
确保空滤器畅通无阻;
注意在冷启动发动机后,必须待其安全达到工作温度再熄火,以防止燃油在气缸内冷凝。若化油器装有加速泵,则启动时避免拉动节气门。若气缸内所有活塞环均受影响,则需深入检查气缸磨损情况,因为均匀磨损或滑动磨损都可能加剧活塞环的磨损。 - 症状:行驶至6000公里时出现窜油现象。
现象:(1)各道环均出现严重的偏磨情况;
(2)衬环的外圆及耳部均有显著的磨损失。
故障原因:缸体的垂直度未达到技术标准,导致活塞环的偏磨和衬环的异常磨损。
解决办法:需对缸体的垂直度进行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