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新Macan加记忆泊车,循迹倒车,全景影像辅助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的车居然会比自己记性还好?这不是科幻片里的桥段,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保时捷最近在Macan纯电版上新增了“个性化记忆泊车”功能,听着像绕口令,其实说白了,就是“车能记住你是怎么停进去的,以后能自己给你停进去”。一瞬间,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浮现出来:我们真的需要一辆这么聪明的车吗?开车是不是离“自己决定一切”越来越远了?这些科技带来的是便利,还是一种新的依赖?

先说说我为什么会对这些问题上头。小时候学自行车,摔得鼻青脸肿才慢慢摸索出一点路感。等开车了,日常最头疼的环节就叫“倒车入库”,每次手心里都是汗,后视镜看的、前面想的,心里默念“千万别碰,千万别蹭”。但你再练手,还是不能像老司机一样,一脚油门一把方向盘,转角怎么精准就是转不过去。你费尽心力学的技能,一个功能上来就替代了你,这是不是技术进步的冰山一角?

再说说这套“记忆泊车”到底有多厉害。你第一次在自己小区难停车位上手动停了一遍,Macan纯电这货记住了,下次过来开口就来:“要不,让我来?”你一点头,它自己就开工,照着上次的方案一模一样地停进去,最多还能记五种不同的复杂车位操作。什么狭窄单元门口、地下螺旋通道,你练半天的那个路数,它一学就会。这车不但能照葫芦画瓢,还画得比你还好。

也别小看另外两个功能,一个是“循迹倒车”,另一个是全景影像。“循迹倒车”能让车自动沿着原路轨迹倒回去,最长能记五十米,狭窄巷子、绕山盘道,手动倒两下就想摔方向盘,搞不好还当场贴瓷砖。现在好了,记一次,后面全自动。再配合那个全景摄像头、透明前盖,摄像头智能拼接,盲区障碍物都能显示在中控屏上,啥都逃不过这车的法眼。以前车头盖着个盲区,司机心里都虚,现在完全透明,把“安全”玩明白了。

这套方案搞出来,表面是“智能化、便利化”,其实也绕不开一个根本问题——人和车的关系到底变化到哪一步了?

传统观念里,开车不是“牛人”专属本领才怪。倒车入库,方寸之间见操作,老司机稳如老狗,新手一身冷汗。可这些技能,是不是只有人类才能掌握?以前是,是因为车只能听人的。现在车的“智商”都快赶上驾驶证培训班了,“复制粘贴”人类动作还做得更极致。那以后新手还需要练到炉火纯青吗?需要车主绞尽脑汁算前后距离、研究打点停车入库的最佳方案吗?如果这些都可以交给机器,人的“驾驶尊严”和技能自豪感,从此何去何从?

别误会,我并不是科技恐惧症。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解放,谁用谁知道。可“便利”这个词,有点像安眠药,吃了确实舒服慢慢也会赖上。许多操作都委托给技术,人本身反倒丢了那点痕迹感。设想过一个极端:哪天记忆泊车成了标配,马路上所有停车动作都出自AI方案,每一辆车走路都像兵马俑一样方正,到处是横平竖直的停车场。以后孩子问老爸:“爸,你小时候开车怎么停的?”可能没人还会答“我是靠直觉、靠练习停进去的”,而是“你按那个记忆泊车就行了呗”。

再补补科普,数字钥匙功能也玩得花。现在你要打开车门、启动引擎,不用再揣钥匙,拿着iPhone往上一贴,一切都“啪”一下搞定。听起来跟“回家刷脸开门”没区别,连钥匙都成电子化了。这是好事吗?肯定有人欢喜有人愁。喜欢的人图得就是仪式感和高效,担忧的人琢磨的是:“这一切万一丢了手机咋弄?信息安全靠谱吗?”车钥匙固然容易丢,数字化之后,新的麻烦也没少。

思考到这,我免不了要问一句:我们愿意让多少自己的生活方式,被科技重塑,变成机器懂你多过你自己?比如记忆泊车很方便,可它能帮你考虑到每一次不同的人为变数吗?未来的车如果都智能到极致,人的“应急能力”会不会真的退化?如果突然智能失灵了,常规技能忘光,那人还怎么样单枪匹马地应对一切突发状况?这不就是用能力换舒适的风险?

说到这儿,咱中国人有句老话——“技多不压身”。科技再牛,也不能真全指望它,基本功还是自己得有。年轻人可能会说,“有AI时代还练啥停车?”但你岳父开十年老车,给你倒车入位,那气场和安全感,是不是再高端AI也难复制?更别说,有些意外和困境是科技没法预料的,真的遇到特殊场合,最后救场的,还得是一个“懂车”的你。到那会儿,什么记忆泊车、全景影像,统统停摆,该轮到人上场了。

保时捷新Macan加记忆泊车,循迹倒车,全景影像辅助-有驾
保时捷新Macan加记忆泊车,循迹倒车,全景影像辅助-有驾
保时捷新Macan加记忆泊车,循迹倒车,全景影像辅助-有驾

当然,我也得承认,保时捷拿这一堆前沿科技堆在新Macan纯电身上,这是厂家重新定义汽车价值的方式。豪华不只是表面上的气派,而是“让你的生活变得聪明一点”,比比谁更懂人,谁更细致到位。以前买车比的动力、内饰、品牌,现在比的是智能化程度,是不是“会看家会干活会体贴”,就像挑伴侣一样。你说有没有点讽刺:原本是“我掌控我的车”,现在成了“我的车掌控我的生活”。

一转念,咱们是不是也得顺应这个变化?那些觉得“记忆泊车没啥必要”或者“数字钥匙不如老老实实带钥匙”的人,慢慢也会发现,科技确实让日子更方便了,起码从此再不怕停车困难症。车主也许能用更少的时间去克服尴尬的小空间,能用更自信的姿态下车,不担心邻车贴得太近。而且这种体验很“保时捷”:优越感、科技感、未来感,衣服没脱,气场先到。

问题转一圈又回来了:当一辆车比你更懂停车,更记得路线,更能提前规划、避免失误,那么你还需要自己动脑吗?是不是哪天车要忘了你是谁,你才发现自己只能被搭载,而没资格操控?到那时候,不一定是车输了,反而是人变得越来越不像人。

所以最后我还是想提醒一句,别让科技把你变成“不会停车的老司机”。会熟练倒库、会灵活应变的能力,不该随着智能化消失。汽车可以越造越聪明,我们自己也得跟着精明一点。既能享受科技、也能懂得自省,开车不能全靠车,生活不能全靠“智能”。你手里的方向盘还是得偶尔自己掌一掌,不然那份安全感、那份自主成就,迟早得被记忆泊车悄悄拿走。

讲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提醒:时代在变,科技很好用,但*别让自己最后只会按个按钮、点个手机*,剩下的全忘了。如果到那天你突然面临一个没有网络、没有AI的世界,你是不是还能一把方向倒进车位?真正会开车的人,不怕没有记忆泊车。会用的人,也不怕车再烂一只手也能停好。

科技更新,心里也得常备一把“手动档”。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