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上,要说哪款车动静最大,很多人都会提到比亚迪的一款新车,叫宋L DM-i。
这车一上市,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尤其是让那些一直卖得挺好的合资品牌汽车感到压力山大。
很多一直在观望、想买家用车的普通老百姓,看到这车的价格和配置,都忍不住说一句:“总算等到了!”这到底是一台什么样的车,能有这么大的魔力?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把这事儿里里外外说个明白。
首先,这台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直接改变了大家对中型混动SUV价格的认知。
以前咱们一说起买个空间大点的、坐着舒服的SUV,特别是带混动技术的,脑子里想的价钱,怎么也得二十万往上走,像本田的CR-V、丰田的RAV4这些,都是这个价位的常客。
可比亚迪这次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宋L DM-i的起步价定在了12万多的水平,一下子就把这个级别的车从“有点小贵”拉到了“努努力够得着”的范围。
这个价格一出来,不光是消费者愣住了,估计很多竞争对手都得连夜开会研究对策。
价格下来了,车本身缩水了吗?
这正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它的尺寸,轴距达到了2930毫米。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简单来说,轴距越长,车里的后排腿部空间就越大。
2930毫米的轴距,意味着就算你是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坐在后排也能很舒展,腿前面还有不小的空余,坐长途车也不会觉得憋屈。
对于一个中国家庭来说,这太重要了。
平时一家三口用着宽敞,逢年过节带上父母,五个人坐满,谁都不会觉得挤,后备箱还能装下一大堆行李和年货。
这种花小钱就能买到大空间的实在好处,是实实在在打动人心的。
再来说说它的核心技术,就是那套比亚迪引以为傲的DM-i混动系统。
这套系统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咱们老百姓开车能省下不少油钱。
官方说,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这台车一百公里也就用4.5升油。
这是什么概念?
很多尺寸小得多的日系省油小轿车,油耗也就差不多这个水平,而这可是一台块头不小的中型SUV。
更关键的是,它还能当纯电车用。
比如它有一个版本,充满电能跑80公里。
对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每天上下班来回也就三四十公里,这意味着只要家里能安个充电桩,你平时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完全可以一滴油都不用,电费可比油费便宜太多了。
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想出远门,它又变成了一台没有里程焦虑的混动车,想跑多远就跑多远。
这种既能享受纯电的低成本,又没有纯电车的续航担忧,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普通家庭的一种动力形式了。
当然,话说回来,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车,这台宋L DM-i也一样有它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根据不少已经买了车的车主反映,这台车在高速上开快了以后,从轮胎传上来的噪音会比较明显,车里的安静程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件性价比很高的衣服,款式好看,料子也不错,但可能有个别线头没处理干净,不影响穿,但总会让人觉得要是能再完美一点就好了。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装配工艺的抱怨,比如在一些汽车质量投诉网站上,能看到有车主反映车身某些部位会有一些零碎的异响。
虽然这些投诉的总量对比它巨大的销量来说比例不算高,但也说明,比亚迪在造车速度飞快的同时,在一些细节的品控上,确实还需要再下点功夫,把它做得更扎实、更精致。
既然有缺点,为什么买的人还这么多,每个月能稳定卖出两万多台呢?
这就不得不佩服比亚迪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了。
它在配置上给得非常“聪明”。
比如在高配车型上,它给了一个叫高速NOA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通俗点讲,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车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帮你自动驾驶,比如自己打灯变道、自己进出高速匝道,这能大大减轻开长途的疲劳感。
这种高级功能,你要是想在同价位的合资品牌车上找到,那基本是不可能的,预算可能要再加好几万才行。
比亚迪用一个很实在的价格,让你提前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它的车型配置也很有讲究。
最低配的版本价格确实诱人,但一些大家很想要的功能,比如L2级别的辅助驾驶就没有。
这时候你一看,再加点钱买那个15万出头的“112KM超越型”,一下子就多了自适应巡航、座椅通风加热这些特别实用的东西。
自适应巡航在堵车或者跑高速时能自己跟车,解放双脚;座椅通风加热在夏天和冬天能让屁股和后背舒服很多。
这些都是天天开车能用得到的功能,很多人算了一笔账,觉得多花这两三万块钱,换来未来好几年的舒适和方便,这笔投资是划算的。
把它放到整个市场里和其他车比一比,也能看出它的定位。
比如长城的哈弗枭龙MAX,也是一个很强的对手,有自己的混动技术。
不过在电池这块,比亚迪毕竟是老本行,充电桩的适配和管理上经验更足。
再比如奇瑞的瑞虎8 PLUS,这款车以底盘扎实出名,开起来过坑过坎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很厚重,滤震处理得不错。
这就体现出不同车厂的造车理念了。
买这个价位的车,其实就是一个选择和取舍的过程。
你是更看重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配置、大空间和超低油耗,还是更在意那些不太容易察觉,但能提升行驶质感的底盘调校和机械素养?
从销量来看,绝大多数消费者用自己的钱包投了票,选择了比亚迪提供的这种“高价值感”套餐。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比亚迪作为厂家的态度。
对于用户反映的等车时间长、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这些问题,他们的反应还是比较快的。
网上的投诉记录显示,用户的抱怨基本都得到了官方的回复,而且还通过不断地进行OTA空中升级,来优化车机软件,解决比如语音助手反应慢之类的问题。
这种积极解决问题,让车子能像手机一样不断更新变好的做法,也是很多传统车企需要学习的。
它让车主觉得,自己买的这台车是“活”的,是能够不断进步的。
总的来说,比亚迪宋L DM-i的火爆,正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当前大多数中国家庭买车的核心需求:空间要大、用车要省、配置要高、价格要实在。
它或许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够完美,但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又想一步到位买台全能型家用车的消费者来说,它的吸引力确实太大了。
全部评论 (0)